[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顶盖零件拉延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453894.6 | 申请日: | 2011-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2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明;吴天宝;沈玉林;丛培民;张平;谢晓红;徐丽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众大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2/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 地址: | 20180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顶盖 零件 拉延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零件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顶盖零件拉延模具。
背景技术
当前汽车市场更新换代频繁,汽车的研发周期和市场寿命越来越短,这就对随之配套的零件模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现有汽车顶盖零件拉延模具上模都用的是双动压机,这对模具的制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往往导致模具的制造过程复杂,制造周期长,且对使用设备要求高,维修繁琐,使用设备互换性差。另一方面,R角以及其他走料处容易出现拉毛、开裂、以及暗裂,报废率高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汽车顶盖零件的拉延模具。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顶盖零件拉延模具,该模具包括下模组件、压料板、上模组件三个部分,所述的压料板设在下模组件和上模组件之间,其中
所述的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以及设置在上模座上的上模芯、导板导套,所述的上模芯位于在上模座的下方,上模芯上设有顶盖拉延凹模;
所述的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以及设置在下模座上的下模芯、导板导柱和顶杆,所述的下模芯位于下模座的下方,下模芯上设有顶盖拉延凸模,所述的导板导柱伸入导板导套内;
所述的压料板包括压料板本体、压料板平衡垫块和顶杆垫块,所述的顶杆垫块设置在压料板本体与顶杆之间,所述的压料板平衡垫块设置在压料板本体与上模座之间。
所述的导板导柱和导板导套分别对应设置在下模座和上模座的两端。
所述的上模芯上设有拉延筋和R角,所述的拉延筋、R角和压料板均采用淬火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淬火技术,提高了模具表面的硬度和光洁度,从而减小了模具的正常磨损速度,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且使得在生产的拉伸过程中零件走料均匀,不容易开裂,提高了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顶盖零件拉延模具,包括下模组件、压料板、上模组件三个部分,所述的压料板位于下模组件和上模组件之间。
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1以及设置在下模座1上的下模芯3、导板导柱和顶杆,所述的下模芯3设置在下模座1的上方,下模芯3上设有顶盖拉延凸模;
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4以及设置在上模座4的上模芯5和导板导套,所述的上模芯5设置在上模座4的下方,上模芯5上设有顶盖拉延凹模。
压料板包括压料板本体2、压料板平衡垫块7和顶杆垫块6,顶杆垫块6设置在压料板本体2与顶杆之间,压料板平衡垫块7设置在压料板本体2与上模座4之间。所述的导板导柱设置在下模座1的两端,所述的导板导套设置在上模座4的两端,导板导柱和导板导套的位置相互匹配,导板导柱可以伸入导板导套内。
所述的上模芯5上设有拉延筋和R角,所述的拉延筋、R角和压料板均采用淬火处理。
该模具的工作过程为:当压机用额定的压力压下时,由压料板将料片压紧,然后由上下模将平板料拉伸至到底状态,拉延结束后,顶杆升起将零件顶出。
模具采用淬火技术,提高了模具表面的硬度和光洁度,从而减小了模具的正常磨损速度,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且使得在生产的拉伸过程中零件走料均匀,不容易开裂,提高了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众大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众大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38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