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系统及车载系统内的数据通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110453235.2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8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鑫;王磊;端木卫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4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嘉 |
地址: | 200235 上海市徐汇区天钥***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系统 数据通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系统及车载系统内的数据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车载系统中往往存在多个处理器,各处理器之间相互通信以获取更多的硬件信息。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车载系统,包括:CAN总线10、与CAN总线10相连的单片机11、与单片机11相连的主处理器12,其中,单片机11从CAN总线10上捕获车辆硬件信息(例如车速、车锁状态、车门状态、车轮转速、刹车等),并将该车辆硬件信息发送给主处理器12中的驱动程序121,上层的应用程序122为了获取相应的车辆硬件信息,往往采用linux系统标准的设备文件节点读写的方式,具体采用轮询的方式来向驱动程序121发出轮询请求,并由驱动程序121将车辆硬件信息作为轮询响应发送给应用程序122。
例如,应用程序122(诸如图形用户界面)每隔预设的时间(比如500ms)向驱动程序121查询是否有需要更新的内容,如果有,则中断正在处理的程序对将更新的数据进行接收和处理。
但是,应用程序122需要对有些车辆硬件信息进行及时响应,上述基于设备文件节点轮询的方式存在浪费系统资源、响应速度慢等缺点,车辆硬件信息可能无法及时传递给应用程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载系统及车载系统内的数据通信方法,能够节省系统资源,加快响应速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系统内的数据通信方法,包括:
获取车辆硬件数据并将其传输至车载系统内的主处理器;
运行在所述主处理器上的驱动程序由接收到的所述车辆硬件数据触发,将所述车辆硬件数据主动上报至运行在所述主处理器上的应用程序;
所述应用程序对所述车辆硬件数据进行处理和/或显示。
可选地,所述驱动程序采用套接字机制将所述车辆硬件数据主动上报至所述应用程序。
可选地,所述车辆硬件数据由所述车载系统内的辅助处理器从汽车总线上捕获,所述辅助处理器与所述主处理器相连并将所述车辆硬件数据发送至所述主处理器。
可选地,所述汽车总线为控制器局域网总线。
可选地,所述辅助处理器通过串行总线相连。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载系统,包括:
辅助处理器,从汽车总线上获取车辆硬件数据并将其传输至车载系统内的主处理器;
与所述辅助处理器相连的主处理器,所述主处理器上运行有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所述驱动程序由接收到的所述车辆硬件数据触发,将所述车辆硬件数据主动上报至所述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对所述车辆硬件数据进行处理和/或显示。
可选地,所述驱动程序采用套接字机制将所述车辆硬件数据主动上报至所述应用程序。
可选地,所述汽车总线为控制器局域网总线。
可选地,所述辅助处理器通过串行总线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系统及其数据通信方法中,驱动程序由接收到的车辆硬件数据触发,主动将该车辆硬件数据上报至应用程序,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效率,节省了系统资源,加快了系统的响应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车载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系统内数据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的车载系统(例如android操作系统)内,应用程序和驱动程序之间主要是通过设备节点以轮询的方式进行数据通信,存在浪费系统资源、响应速度慢效率低等缺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载系统及其数据通信方法中,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之间通过主动上报的方式实现通信,类似于在用户空间模拟驱动层的中断,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效率,节省了系统资源,加快了系统的响应速度。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的车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包括:汽车总线20、辅助处理器21和主处理器22。
其中,汽车总线20可以是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本地互联网(LIN)总线等,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是CAN总线。汽车总线20可以采集各种车辆硬件数据,例如车速、车轮转速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32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语音自动应答云端服务器、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脚气的外用膏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