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导引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52610.1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1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简孝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简孝伦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为;李宇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光导引结构,尤指一种藉由球形头部的转动、移动,使光纤传输线/插芯与发光单元形成耦光对准的光导引结构。
背景技术
在光纤通讯系统中,光收发次模块(Optical Sub-Assembly for Transceivers)为光信号与电信号转换中的重要媒介,如图1所示,该光收发次模块10包括一收容本体11,该收容本体11具有一第一端连结有一发光单元12及一第二端连结有一光导引结构,该光导引结构可分为尾纤式(Pigtail type)及插座式(Receptacle type),本实例以尾纤式光导引结构作说明,该尾纤式光导引结构13具有一套管结构14及一光纤传输线15同轴设置于套管结构14中,之间藉由粘着剂或接着剂18使其成为连结。通常该发光单元12与光导引结构13的光学对准需要一组精密的耦光机以控制定位环17的XY轴移动及光导引结构13的Z轴移动,当该光纤传输线15的光纤16与发光单元12的光源作耦光对准后,即进行激光焊接,使定位环17与收容本体11连结,及光导引结构13与定位环17连结。
然而,该定位环17与收容本体11之间的接合面无法达到完全密合,而有间隙存在,因而造成焊后位移,造成耦光效率低,良率不高的问题。
另外,该耦光机相当昂贵,若能免用该种精密的耦光机,将可节省支出以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为此,目前需要一种免用精密的耦光机,即可使光纤传输线/插芯的光纤与发光单元的光源彼此精确对准并耦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藉由简易结构,使光导引结构能在XYZ轴转动、移动,且与发光单元达到光学对准的光导引结构。
本发明次要目的为提供一种藉由简易结构,使光纤传输线/插芯的光纤与发光单元的光源彼此精确对准并耦光的光导引结构。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为提供一种球形头部可在收容本体的套环中作转动及移动的光导引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光导引结构,连结于一光收发次模块的收容本体的第一端,该收容本体的第二端连结有一发光单元,该光导引结构包括:一光纤传输线,具有一光纤,一包覆于光纤外部的被覆层,及一包覆于被覆层外部的缓冲层,并使部分光纤露出光纤传输线末端;及一套管结构,供该光纤传输线插入并形成连结,其具有一球形头部设置于该收容本体的第一端,操作该套管结构使该球形头部在任何方向、角度旋转及移动,直到光纤传输线的光纤与发光单元的光源彼此精确对准并耦光。
该套管结构包含一以金属材料制成的套管,该套管界定有一接纳该光纤传输线的收容孔,该球形头部的内部具有一接纳该部分光纤的光纤收纳孔。
该套管结构也可包括一同轴内、外套管,该内套管界定有一可接纳该光纤传输线的收容孔,及一可接纳该部分光纤的光纤收纳孔,并使该球形头部形成在该外套管的前端。该内套管以塑料制成,该外套管以金属材料制成,利用埋入射出方式使该内、外套管结合成一体。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光导引结构,其连结于一光收发次模块的收容本体的第一端,该收容本体的第二端连结有一发光单元,该光导引结构供一光纤接头插入形成光信号连接,包括:一插芯,其内具有一光纤;及一套管结构,包含一外套管,其内部安装有一内套管及一接纳且固定该插芯的插芯固持件,该外套管具有一球形头部位于前端且设置于该收容本体的第一端,操作该套管结构使该球形头部在任何方向、角度旋转及移动,直到该插芯的光纤与发光单元的光源彼此精确对准并耦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套管结构都包括有一球形头部,操作套管结构使该球形头部在任何方向、角度旋转及移动,直到插芯的光纤与发光单元的光源彼此精确对准并耦光,因而不需采用昂贵的耦光机,仅依靠简单结构,就可使光导引结构在XYZ轴转动、移动,与发光单元达到光学对准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详细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供参考与说明用,而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做任何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光导引结构的断面图。
图2为本发明光导引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光导引结构的断面图。
图4为本发明光导引结构的断面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光导引结构的球形头部安装于光收发次模块的收容本体的断面图,其显示操作套管结构可作360度转动及上下移动。
图6为本发明光导引结构的球形头部安装于光收发次模块的收容本体的断面图,其显示套管结构可在任何方向、角度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简孝伦,未经简孝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26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翻车安全阀
- 下一篇:嵌入式纺纱单饼双丝丝饼托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