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52024.7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5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吴慧娟;葛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空调中,提出有在空调的制暖模式开始运转时,由于室内温度过低而设置成在空调的室内机的热交换器的配管温度低于19度时空调的室内机的风扇不吹风的控制方法(冷风感防止控制方法)。
但是,在该空调的控制方法中,无法实现从空调的室内机快速地吹出暖风的效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有鉴于上述问题而悉心研究的结果,以提供一种在空调的制暖模式运转时能够从空调的室内机快速地吹出暖风的空调的控制方法为目的。
本发明所涉及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用户使用具有预热时刻设定功能的遥控器设定预热时刻而使所述空调的压缩机从比所述预热时刻提前规定时间的时刻开始进行预热的空调的控制方法,所述规定时间基于所述预热时刻、所述用户设定所述预热时刻时的当前时刻以及室外温度而确定。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在用户使用具有预热时刻设定功能的遥控器设定预热时刻之后,从比预热时刻提前规定时间的时刻开始对空调的压缩机进行预热,这样,在预热时刻之后用户使用遥控器将空调的运转模式切换至制暖模式时,由于已经对压缩机进行了预热,因而能够达到从空调的室内机快速地吹出暖风的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空调的控制方法中,在所述预热时刻与所述当前时刻之间的差为30分钟以下时,使所述压缩机立即进行预热。
另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空调的控制方法中,在所述预热时刻与所述当前时刻之间的差为大于30分钟且小于70分钟时,使所述压缩机从比所述预热时刻提前30分钟的时刻开始进行预热。
另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空调的控制方法中,在所述预热时刻与所述当前时刻之间的差为70分钟以上且室外温度小于-5℃时,使所述压缩机从比所述预热时刻提前60分钟的时刻开始进行预热。
另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空调的控制方法中,在所述预热时刻与所述当前时刻之间的差为70分钟以上且室外温度为-5℃以上且小于1℃时,使所述压缩机从比所述预热时刻提前45分钟的时刻开始进行预热。
另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空调的控制方法中,在所述预热时刻与所述当前时刻之间的差为70分钟以上且室外温度为1℃以上时,使所述压缩机从比所述预热时刻提前30分钟的时刻开始进行预热。
另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空调的控制方法中,所述压缩机的预热被构成为,仅使所述压缩机的电机线圈通电而产生热量。即,在比预热时刻提前规定时间的时刻,经由空调的室内机向空调的压缩机供电,仅使压缩机的电机线圈通电而产生热量,而且,此时,压缩机的马达不运转。
另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空调的控制方法中,在所述预热时刻后的1小时之内的任意时刻,所述用户使用遥控器将所述空调的运转模式设定为制暖模式的情况下,所述压缩机以高频率运转。这样,能够从空调的室内机更加快速地吹出暖风。
另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空调的控制方法中,在所述预热时刻后的1小时之内的任意时刻,所述用户使用遥控器将所述空调的运转模式设定为制暖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空调的室内机的风扇以高转速运转,使得从所述室内机吹出的风量变大。这样,能够从空调的室内机更加快速地吹出暖风。
另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空调的控制方法中,在所述预热时刻后的1小时之内的任意时刻,所述用户未使用遥控器将所述空调的运转模式设定为制暖模式的情况下,切断所述压缩机的所述电机线圈的供电。即,在预热时刻的1小时之后,如果用户不想切换为制暖模式,则切断对空调的压缩机的供电从而结束对空调的压缩机的预热。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在空调的制暖模式运转时能够从空调的室内机快速地吹出暖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在此,在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要素标记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20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