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藏红花酸有机胺盐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51408.7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3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安;朱海亮;季浩;王晓亮;汤剑锋;张飞;钟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晟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57/13 | 分类号: | C07C57/13;C07C51/41;C07C211/05;C07C211/06;C07C211/03;C07C211/27;C07C209/00;C07D26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415 江苏省句容***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藏红花 有机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新型藏红花酸有机胺盐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类化合物具有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属于生物医药范畴。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心脑血管疾病对我国人民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尤其是脑血管疾病,包括急性脑出血、脑血栓以及颅脑外伤引起的脑水肿、颅内压升高、昏迷等,是死亡率极高的常见病,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引起死亡。
藏红花(Crocus sativus L.)又称番红花、西红花,是鸢尾科番红花属的多年生花卉,是一种名贵的稀有中药材。藏红花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藏红花中的主要成分有藏红花酸、藏红花素、藏红花酸二甲酯、藏红花苦素等,此外还含有桉脑、蒎烯、多种维生素。藏红花酸作为藏红花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藏红花的花蕊中,其含量只有1%左右。由于藏红花的生长条件苛刻,产量极低,所以价格极其昂贵,因此从藏红花中分离制备藏红花酸成本太高。
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是临床常用中药,研究表明,在中药栀子中,也含有一定量的藏红花酸。虽然栀子中藏红花酸的含量比藏红花中要低,但我国栀子资源丰富,价格远低于藏红花,因而以中药栀子为原药材,通过一系列工艺,制备出藏红花酸,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本发明中所用的藏红花酸就是以栀子为原药材通过一系列分离纯化方法制备得到的,其制备工艺我公司已经申请名为《藏红花酸二铵盐》的发明专利。
通过分离纯化后得到的高含量藏红花酸水溶性极低,因此其药理作用强度和范围均受到限制,因此在此基础上,对藏红花酸进行结构修饰,制备出溶解性好、生物利用度高、疗效确切的藏红花酸盐,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本发明就是通过药物化学技术,以藏红花酸为原料,制备得到了一系列溶解性好、生物利用度高的藏红花酸有机胺盐。
在已经公开的专利和文献中,尚无关于藏红花酸有机胺盐及其制备方法的报道。
藏红花酸具有不饱和共轭多烯酸结构,为类胡萝卜素类化合物。化学名为:(2Z,4E,6Z,8E,10E,12E,14Z)-2,6,11,15-tetramethylhexadeca-2,4,6,8,10,12,14-heptaenedioic acid。化学结构如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通过药物化学技术,对藏红花酸进行结构改造,得到一系列藏红花酸有机胺盐衍生物,以提高其水溶性和疗效为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藏红花酸有机胺盐化合物具有下列通式(I)的结构:
其中,B是含有氨基的有机碱,n=1,2。B可以为二乙胺,三乙胺,N,N-二甲基乙二胺,正丙胺,异丙胺,环丙胺,3-甲胺基丙胺,二正丙胺,二异丙胺,1,3丙二胺,正丁胺,叔丁胺,二正丁胺,1,4-丁二胺,环己胺,乙醇胺,二乙醇胺,正丙醇胺,噻吩-2-甲胺,苄胺,N-胺乙基吗啉,N-胺丙基吗啉,六氢吡啶,2-甲基哌啶,4-羟基哌啶。
经研究表明,式(I)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均大于10%,因此具有很好的水溶性。
该类藏红花酸有机胺盐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制备得到的。
(1)分别取藏红花酸适量,在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使溶解,作为反应液。
(2)在反应液中加入有机胺适量,在一定温度下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停止反应。
(3)继续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乙酸乙酯和石油醚适量,静置,结晶,过滤,得到藏红花酸有机胺盐粗品。
(4)取藏红花酸有机胺盐粗品,加入适量乙酸乙酯重结晶,过滤、干燥,得到藏红花酸有机胺盐。
上述步骤(2)中,加入的有机胺的量与藏红花酸的量摩尔比为1∶1~8∶1,优选为2∶1;反应温度为20~80℃,优选为40℃;反应时间为1~8小时,优选为5小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藏红花酸由江苏天晟药业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提供,含量为98.4%。本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藏红花酸二乙胺盐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晟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晟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14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