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人脸及语音识别功能的智能门铃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450655.5 | 申请日: | 2011-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9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 发明(设计)人: | 鱼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亚泰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 |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人 语音 识别 功能 智能 门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铃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人脸及语音识别功能的智能门铃系统。
背景技术
门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产品,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种类比较单一,不具有智能化的功能,不能进行来访客人的语音采集与图像采集的功能,无语音存储与图像存储功能,当房间无人时,不能将来访客人的信息有效的存储起来,以供主人回来后对来访客人信息的识别与处理,来访客人不能将来访信息与主人有效的进行交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人脸及语音识别功能的智能门铃系统,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操作便捷,智能化程度高,安全性高,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人脸及语音识别功能的智能门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拍摄人脸图像的摄像头、用于采集语音信号的语音信号采集电路、供电电源、微处理器和门铃控制计算机,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接有用于对摄像头所输出的视频信号进行处理的视频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对语音信号采集电路所输出的语音信号进行处理的语音信号处理电路和用于输入门牌号码的门牌号码输入电路,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接有用于输出语音信号的语音输出电路、用于提示操作错误的操作错误提示电路、用于打开门锁的门锁控制电路和用于与门铃控制计算机无线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门铃控制计算机上连接有用于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无线连接并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用于输入或输出语音信号的语音对讲电路模块。
上述的一种具有人脸及语音识别功能的智能门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为带夜视功能的红外摄像头。
上述的一种具有人脸及语音识别功能的智能门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为DSP数字信号处理芯片。
上述的一种具有人脸及语音识别功能的智能门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SP数字信号处理芯片为芯片TMS320C6713。
上述的一种具有人脸及语音识别功能的智能门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错误提示电路为LED指示灯电路。
上述的一种具有人脸及语音识别功能的智能门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均为3G模块,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为3G网络。
上述的一种具有人脸及语音识别功能的智能门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牌号码输入电路为触摸屏。
上述的一种具有人脸及语音识别功能的智能门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源为可充电电池。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操作便捷。
2、本发明通过语音信号采集电路与摄像头效采集来访客人的相关信息,通过门铃控制计算机有效存储来访客人的信息,与门铃控制计算机中的图像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本发明的智能化程度高。
3、本发明通过门铃控制计算机有效存储来访客人的信息,具有语音、图像录制与播放功能,以供主人回来后对来访客人信息的识别与处理,来访客人能将来访信息与主人有效的进行交流。
4、本发明的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安全性高,具有防偷防盗功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操作便捷,智能化程度高,安全性高,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摄像头; 2-语音信号采集电路; 3-供电电源;
4-微处理器; 5-门铃控制计算机; 6-视频信号处理电路;
7-语音信号处理电路; 8-门牌号码输入电路; 9-语音输出电路;
10-操作错误提示电路;11-门锁控制电路;
12-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3-无线通信网络;
14-第二无线通信模块;15-语音对讲电路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亚泰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亚泰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06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