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烯丙基磺酸基甘油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9070.1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3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民;刘兆斌;董振鹏;仲崇刚;周立明;田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90/06 | 分类号: | C08F290/06;C08F220/06;C08F222/06;C08F220/28;C04B24/26;C04B103/3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于宝庆;刘春生 |
地址: | 11100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基 磺酸基 甘油 乙烯 丙烯 羧酸 水剂 及其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烯丙基磺酸基甘油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现代建筑工程中使用最多的材料就是混凝土,它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水利工程、道路工程、工业建筑、民用建筑以及现代的军事工程中。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工程数量的增多,道路里程的成倍增长,对水泥混凝土的各项性能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满足不同工程的需要。
而在部分混凝土工程中出现施工缺陷,通常条件下并不允许按照常规方法机型修补,如路面、大型桥梁、隧道、轨道路基等,此种情况下,要求必须在不影响正常交通的条件下进行路面修复,或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白天开放交通,晚上修复的施工方法,而部分特殊工程却只能在交通量少、或者行车间隔期内的几十分钟、小时内进行修复,在海港码头混凝土堤坝中,就必须在落潮的2~3个小时内修复,以上的情况,就要求必须采用特殊的施工方法和快硬早强的修复材料。另外在码头的混凝土工程,长期处于海水坤境,除海水的侵蚀以外,还不断受到海浪的外力循环冲刷,临海面混凝土冲磨损坏较多,同时在浪溅区会普遍地发生严重的钢筋锈蚀问题。在铁路、隧道工程中,经常出现渗水、漏水以及水流侵蚀问题,以上的问题除去要进行必须的结构加固外,还要求进行快速修复,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造成资源的浪费,影响工程作用的发挥。
目前烯丙醇醚型或异戊二烯基聚醚类聚羧酸减水剂在国内得到快速发展,性能也很高,但是为了提高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早期强度发展,现有方法仍然是在使用时复配早强组分。但是通常在磺酸盐类的减水剂中使用效果很好的早强组分,在聚羧酸系减水剂中的使用效果并不显著。用量小时作用不 明显,用量大时,不仅提高了混凝土的生产成本,而且可能增加了混凝土的碱含量,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有负面作用。所以,采用复配的方法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烯丙基磺酸基甘油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聚羧酸减水剂,该减水剂是由结构单元A、结构单元B两种单体通过无规共聚而成的聚合物,其重均分子量5000~10000,其中,结构单元A与结构单元B的摩尔数比为1∶1~6;且结构单元A为烯丙基磺酸基甘油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并且具有如下的结构式(1):
式(1)中,R1是氢或C1~C3的烷基,优选氢或甲基;R2是氢或C1~C18的烷基,优选氢或甲基;M1是氢、钾、钠中的一种,n是1~130的整数,m是0~130的整数;
结构单元B具有如下的结构式(2):
式(2)中,R3为H、-CH3或-(CH2)aCOOM3,M2、M3是H、碱金属或C原子数为1~5的链烷基,a为满足0≤a<3的整数,当-(CH2)aCOOM3存在时,其可与COOM2或其它的-(CH2)aCOOM3形成酸酐。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烯丙基磺酸基甘油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聚羧酸减水剂,其中所述的结构单元A与结构单元B的摩尔数比为1∶3~5。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烯丙基磺酸基甘油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聚羧酸减水剂,其中所述的式(1)中A和B为-C2H4O-或-C3H6O-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烯丙基磺酸基甘油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聚羧酸 减水剂,其中所述单体A的分子量为500~6000,并占各单体总摩尔数的13%~50%。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烯丙基磺酸基甘油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聚羧酸减水剂,其中所述的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0~80000。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合成上述烯丙基磺酸基甘油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聚羧酸减水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90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