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涂料的施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8933.3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5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钰;张明雨;宋杰;周言庭;吕文博;赵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2 | 分类号: | E04F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00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涂料 施工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水涂料的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柔性防水涂料主要包括:反应型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丙烯酸酯乳液防水涂料、硅橡胶防水涂料、有机和无机复合型防水涂料等。聚氨酯防水涂料是一种新型高档防水材料,具有整体防水效果优异、强度高、弹性好、粘结力强、耐高低温、耐腐蚀、施工简便,受到国内外防水界的青睐。它们都存在以下明显不足:延伸率高而强度不足,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外力损伤,且不宜外露使用;耐穿刺力极低,不适合于用做绿化屋面的耐根系穿刺防水层;固化速度慢,立面厚涂时流挂现象严重,需多道施工才能达到设计厚度且涂层之间的施工间隔时间长,施工效率低;对施工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敏感,如在潮湿、低温环境中使用时,容易出现起泡、固化慢甚至不固化、附着力不良等;另外,大多数固化反应型防水涂料都含有易挥发性溶剂,难以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这些都不利于提高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以及国内防水质量意识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随着住宅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建设和西部建设的发展,施工性能和防水防护性能优异的防水涂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施工质量好的防水涂料施工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
(一)基面处理:
(1)用长靠尺仔细检查墙面的平整度,将明显凹凸部位用彩笔标出,
(2)对有孔洞或明显的凹陷的部分用水泥砂浆或建筑专用腻子进行修补;
(3)用砂轮机将明显的凸出部分和修补后的部位打磨,至符合要求≤2mm/2m;
(4)清除地面粘附物及浮尘;
(二)腻子找平
(1)用腻子找平,厚度0.5-2mm,干燥12小时后,再在上面满批渗透腻子一道,再次干燥12小时以上,
(三)喷洒填料
(1)将高岭土和滑石粉按比例混合均匀,粉碎过筛,均匀的铺在地面上,厚度不超过2mm;
(2)洒水润湿;
(四)防水涂料的施工
(1)将聚氨酯防水涂料加入20-40%的水混合搅拌均匀,优选加入30%的水进行混合;
(2)在填料表面采用喷涂、滚涂和/或刷涂方式形成可见涂膜,无漏涂现象;
(3)干燥24小时以上;
(五)再次重复步骤(四)的操作一次或两次。
所述的高岭土和滑石粉的比例为1.5∶1-2,优选为1∶1。
本发明的工艺施工工艺简单,绿色环保,防水强度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水性弹性金属光泽涂料在建筑物表面的施工工艺,按如下步骤进行:
(一)基面处理:
(1)用长靠尺仔细检查墙面的平整度,将明显凹凸部位用彩笔标出;
(2)对有孔洞或明显的凹陷的部分用水泥砂浆或建筑专用腻子进行修补;
(3)用砂轮机将明显的凸出部分和修补后的部位打磨,至符合要求≤2mm/2m;
(4)清除地面粘附物及浮尘,
(二)腻子找平
(1)用腻子找平,厚度1mm,干燥12小时后,再在上面满批渗透腻子一道,再次干燥12小时以上;
(三)喷洒填料
(1)将高岭土和滑石粉按1∶1比例混合均匀,粉碎过筛,均匀的铺在地面上,厚度不超过2mm;
(2)洒水润湿;
(四)防水涂料的施工
(1)将聚氨酯防水涂料加入30%的水混合搅拌均匀;
(2)在填料表面采用喷涂、滚涂和/或刷涂方式形成可见涂膜,无漏涂现象;
(3)干燥24小时以上;
(五)再次重复步骤(四)的操作两次即完成防水涂料施工工艺,所得防水层的平均厚度为1.5mm。
性能测试:
在指定条件下按建筑防水材料的试验方法GB50208-2001进行一些物理力学性能的测试。其表1列出了防水层的一些基本性能测试结果:
表1防水层的性能测试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实施例1施工得到的防水层的各项性能均达到并超过了本领域所熟知的GB50208-2001的技术指标。
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荣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89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穿越电压降额区间方法
- 下一篇:分时分区供热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