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栅藻藻株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8718.3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4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邓平;罗少敬;陈传红;吴洪;马建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2 | 分类号: | C12N1/12;C12P7/64;C12P23/00;C02F3/34;B01D53/84;A23K1/00;A23K1/16;C12R1/89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06500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栅藻藻株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和生物能源领域,涉及一种栅藻藻株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全球二氧化碳浓度急剧升高,导致气候变暖、酸雨区域面积增大、极端天气现象频发。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并且随着化石燃料的持续消耗,能源储备也急剧减少。因此寻求一种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成为各国科学家研究的热点。
在清洁可再生能源中,以能源微藻生产生物柴油的研究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生物柴油性质与化石柴油接近,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大宗液体生物燃料之一。微藻光合作用效率高,生长过程中吸收大量的CO2,能有效地减少CO2的排放。有些微藻能够利用废弃物流中的组成成分,将其转化成自身的生物物质,故能有效地用于工业废水、废弃物质的处理。
栅藻是淡水中常见的浮游藻类,极喜在营养丰富的静水中繁殖。其中许多种类对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强的耐性。栅藻在水体自净和污水净化中有一定作用,是有机污水氧化塘生物相中的优势种类。它可与细菌同时附着在水中有机物碎片和其他水生植物体上,形成胶质层,吸附有机物。栅藻进行光合作用时,一方面产生氧气供细菌分解有机质的需要,另一方面还可直接利用有机质作为碳源和氮源,使水中有机物迅速降解,从而净化水体。栅藻细胞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栅藻繁殖快,营养价值高,可作为人工大量培养的材料。部分栅藻细胞内能够积累大量脂肪酸,通过人工操作,可转化为生物柴油。
申请号为200780020794.6的专利中分离到一株新的小球藻,并能应用领域到多个领域,包括环境或工业生产中废弃二氧化碳的处理、生物能源的生产和废水处理。
申请号为201010111834的专利中利用自分离栅藻在处理城市污水,并且耦合生产生产柴油的装置能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微藻原料。
尽管如此,尚需要新的藻株,其温度适应范围广,在冬季、夏季均能够进行室外养殖;生长速度快且易于收集;并且含有一定量的高附加值产物,可以应用到饲料或食品行业,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经过深入的研究和创造性的劳动,得到了一种栅藻藻株,并且本发明人惊奇地发现,该栅藻藻株能够在较宽的温度范围(例如9-43℃)内生长,生长速度快且易于收集,并且能够有效产生脂肪酸、类胡萝卜素等物质,具有在污水处理、生物柴油生产、以及饲料或食品行业等应用的潜力。由此提供了下述发明: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栅藻藻株ENN2201A(Desmodesmus sp.),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5150,保藏日期为2011年8月17日,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所述的栅藻藻株ENN2201A(Desmodesmus sp.),其核苷酸序列包括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TTAGCCATGCATGTCTAAGTATAAACTGCTTATACTGTGAAACTGCGAATGGCTC
ATTAAATCAGTTATAGTTTATTTGGTGGTACCTTCTTACTCGGAATAACCGTAAGAAAT
TTAGAGCTAATACGTGCGTAAATCCCGACTTCTGGAAGGGACGTATATATTAGATAAAA
GGCCGACCGGGCTCTGCCCGACCCGCGGTGAATCATGATATCTTCACGAAGCGCATGGC
CTTGTGCCGGCGCTGTTCCATTCAAATTTCTGCCCTATCAACTTTCGATGGTAGGATAG
AGGCCTACCATGGTGGTAACGGGTGACGGAGGATTAGGGTTCGATTCCGGAGAGGGAGC
CTGAGAAACGGCTACCACATCCAAGGAAGGCAGCAGGCGCGCAAATTACCCAATCCTGA
TACGGGGAGGTAGTGACAATAAATAACAATACCGGGCATTTCATGTCTGGTAATTGGAA
TGAGTACAATCTAAATCCCTTAACGAGGATCCATTGGAGGGCAAGTCTGGTGCCAGCAG
CCGCGGTA ATTCCAGCTCCA ATAGCGTATATTTA AGTTGTTGCAGTTAAAAAGCTCGTA
GTTGGATTTCGGGTGGGTTTCAGCGGTCCGCCTATGGTGAGTACTGCTGTGGCCTTCC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87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