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传感器来进行雨刮控制的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8715.X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3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康兵;韩伟;秦晨;邵庞;任志强;薛矿;徐进峰;葛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英恒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04 | 分类号: | B60S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李仪萍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传感器 进行 控制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传感器来进行雨刮控制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雨天驾驶车辆的过程中,驾驶员经常需要根据雨量大小,来手动调节雨刮速度,这样就减少了对路况的关注度,从而比较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而采用自动雨刮控制系统就可以避免驾驶员手动操作雨刮的麻烦,进而大大减少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目前国内外很多汽车厂商都在研制自动雨刮控制系统,来替代传统机械式雨刮系统,并且已经得到了良好的广泛应用。
目前市场上的自动雨刮控制系统普遍都采用雨滴式传感器,其工作原理如下:
将雨量传感器贴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该雨量传感器利用红外发射器发射出红外线,经过挡风玻璃折射至该雨量传感器包含的红外接收器,随后雨量传感器包含的信号转换单元将该红外接收器接收的红外光转换为电信号后送入控制模块,由该控制模块根据当前接收的电信号与无雨时雨量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的差来判断是否有雨以及雨量的大小等,从而对雨刮予以相应控制。如图1所示,其为现有雨刮控制系统示意图。其中,雨量传感器贴于挡风玻璃表面,雨量传感器的红外传感器基于调制后的脉冲信号来发射红外光,红外接收管将接收的光转换为电信号后送入放大器放大,随后再通过带通滤波及数据滤波后送入微处理器进行处理,以便确定是否需要启动雨刮。该雨刮控制系统的微处理器主要是通过雨量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的差异来确定是有雨还是无雨。如图2a所示,在无雨时,雨量传感器1的红外发射器11发射的红外光经过挡风玻璃2的折射后,被红外接收器12所接收,当有雨时,如图2b所示,雨滴3滴落在挡风玻璃2的表面,由于受到雨滴3的影响,改变了挡风玻璃2的反射角度,使红外接收器12所接收到的光的强度相对无雨时减弱,由此雨量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的强度也减弱,因此,微处理器基于雨量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的变化可以确定是有雨状态。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基于单个雨量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的变化来控制雨刮的雨刮控制系统在无雨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误启动的现象,因为雨量传感器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红外发射器不断转换电能为光能和热能,使得雨量传感器壳体内部的温度不断上升。这样不仅使得红外发射器发射的光通量会随着温度变化而产生变化,而且红外接收器在检测到同样光通量的反射光线时,红外接收器输出的模拟信号值也会随着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在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微处理器就无法判定,来自雨量传感器输出的模拟量的变化,是因为环境温度变化所引起,还是因为雨滴附着在前挡风玻璃的反射区域上所引起,结果就会导致微处理器在无雨时也会发出启动信号,从而造成雨刮的误动作。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传感器来进行雨刮控制的控制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因雨量传感器温度变化而导致雨刮误动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传感器来进行雨刮控制的控制系统,其至少包括:
分别设置在车辆挡风玻璃表面且用于感测雨滴的两传感器;以及
雨刮控制模块,与所述车辆的雨刮驱动装置相连接,用于基于所述两传感器各自输出的
信号,来输出控制所述雨刮驱动装置的控制信号。
优选地,所述两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车辆挡风玻璃表面的左半部分区域内与右半部分区域内;或者分别设置在所述车辆挡风玻璃表面的上半部分区域内与下半部分区域内。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基于传感器来进行雨刮控制的控制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有效避免因雨量传感器温度变化而导致雨刮误动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现有技术中雨刮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2a与2b显示为现有技术中雨刮控制系统的红外光线在无雨与有雨时的反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的基于传感器来进行雨刮控制的控制系统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雨量传感器
11 红外发射器
12 红外接收器
2 挡风玻璃
3 雨滴
4 基于传感器来进行雨刮控制的控制系统
41、42 传感器
43 雨刮控制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英恒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英恒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87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粘度聚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方便观察接水盒存水量的调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