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纯硫酸的工业化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7951.X | 申请日: | 201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0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姚卫峰;杨桢;刘立国;林传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7/74 | 分类号: | C01B17/7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孙家丰 |
地址: | 314201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纯 硫酸 工业化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验室用BV-IV(电子级)或AR(分析纯)硫酸的工业化生产工艺,一种高纯硫酸的工业化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电池、印刷、机电、制药等行业中需要高纯硫酸,目前国内高纯硫酸的生产一般采用工业硫酸精馏法,装置材质要求较高,且受设备、能源的限制,只适合于小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高纯硫酸的工业化生产方法,能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并且环境污染较小。
这种高纯硫酸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用40%烟酸(发烟硫酸)蒸发出高纯SO3气体:将40%烟酸送入烟酸发生器加热,蒸出的SO3气体进入AR硫酸吸收塔,烟酸发生器中用的加热气体采用98%工业硫酸生产中的冷热交换器产生的高温烟气,此高温烟气经过烟酸发生器进行热交换后,送回到生产烟酸的烟酸塔;
b、AR硫酸吸收塔吸收SO3:SO3气体从AR硫酸吸收塔的下部进入塔内,与循环酸在填料表面进行逆流气液二相传质交换,循环吸收使酸浓度增高,通过塔底自流到AR硫酸泵槽,剩余的SO3尾气从塔顶引出送往工业硫酸生产装置;
c、AR硫酸泵槽冷却和分流:在AR硫酸吸收塔和AR硫酸泵槽之间的管道上加入脱盐水或超纯水,控制硫酸浓度在98.5%,硫酸进入AR硫酸泵槽中,由冷却水冷却,从AR硫酸泵槽出来的酸一部分通过AR硫酸循环泵打到AR硫酸吸收塔顶部的分酸器作为循环酸吸收SO3烟气,另一部分酸进入成品酸泵槽;
d、AR硫酸冷却器冷却:成品酸泵槽中的AR硫酸冷却器将进入的酸进行冷却;
e、过滤:由AR硫酸冷却器冷却后的硫酸,用成品AR硫酸泵打到过滤器,过滤后成为成品,送至成品罐区。
这种高纯硫酸的工业化生产方法用蒸发40%烟酸的方法制备高纯度三氧化硫原料气体,再用超纯水或脱盐水(或超纯硫酸)吸收,制得高纯的BV-IV或AR级硫酸,能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且可充分利用前段工业酸工艺已有的硫酸、烟酸生产装置,吸收塔吸收后的尾气全部回工业酸生产装置,减少了排污量。
附图说明
附图为这种高纯硫酸的工业化生产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这种高纯硫酸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用40%烟酸蒸发出高纯SO3气体:将来自烟酸循环槽的40%烟酸送入烟酸发生器9,加热后蒸出的SO3气体进入AR硫酸吸收塔5,烟酸发生器中用的加热气体采用98%工业硫酸生产中的冷热交换器产生的高温烟气,此高温烟气经过烟酸发生器进行热交换后,送回到生产烟酸的烟酸塔;40%烟酸蒸发出SO3气体后的剩余烟酸,经溢流口出来送往22%烟酸生产装置。
b、AR硫酸吸收塔吸收SO3:SO3气体从AR硫酸吸收塔5的下部进入塔内,与循环酸在填料表面进行逆流气液二相传质交换,循环吸收使酸浓度增高,通过塔底自流到AR硫酸泵槽6,剩余的SO3尾气从塔顶引出送往工业硫酸生产装置。
c、AR硫酸泵槽冷却和分流:在AR硫酸吸收塔和AR硫酸泵槽之间的管道上加入脱盐水或超纯水,控制循环吸收酸浓度在98.5%,硫酸进入AR硫酸泵槽6中,吸收中产生的热量通过冷却水在AR硫酸泵槽内的AR硫酸冷却器带走,从AR硫酸泵槽出来的酸一部分通过AR硫酸循环泵4打到AR硫酸吸收塔顶部的分酸器作为循环酸吸收SO3烟气,另一部分酸进入成品酸泵槽3。图中所示的进入AR硫酸泵槽的来自公用酸冷却器的98.5%硫酸是串酸用的,用来维持AR硫酸泵槽的酸浓度,使其稳定在98.5%。
d、AR硫酸冷却器冷却:成品酸泵槽3中的AR硫酸冷却器将进入的酸进行冷却。
e、过滤:由成品酸泵槽3的AR硫酸冷却器冷却后的硫酸,用成品AR硫酸泵2打到过滤器1,过滤后成为成品,送至成品罐区。过滤器里面的过滤袋可定期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79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原矿磨矿造浆输送系统
- 下一篇:铁路平车中底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