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信业务开发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7538.3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8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唐华明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信业务 开发 处理 方法 相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信业务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信业务开发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信业务开发技术领域中,电信业务的开发人员通常只关心业务逻辑的流程编排,而对于底层的实现细节以及具体通信协议相关的概念并不关心,因此通常会借助集成开发环境(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IDE)来减小业务开发的难度,提升业务开发效率。IDE通常会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开发概念:IDE提供的概念越是简单,业务开发人员越是容易上手,越有利于业务的开发,出问题的概率越小;2、开发效率:IDE需要尽可能的让业务开发人员开发业务的过程变得简单,将复杂的概念和实现细节屏蔽起来,让业务开发人员的精力能够集中在业务流程上。
为了实现以上所关注的两点,目前很多IDE都采取了事件驱动的图形化开发方式来达到上述要求。其中,事件驱动:电信业务一般都是对协议消息的处理流程的实现,主要描述对于各种消息,采取何种处理流程去处理,事件驱动就是把这些消息内容封装成事件,业务开发就是对每一个发生事件的响应、处理,通过这种抽象,能够有效地屏蔽底层对于通信协议的实现细节,能够让业务开发人员只关心每个事件包含的具体内容,能够降低业务开发难度,提升开发效率;图形化开发:IDE提供图形化的开发界面,例如提供图、图元、图元面板等元素,业务开发人员只需要在图上拖拽一些图元,连接一些迁移线,配置相关图元的属性信息,就可以完成相关的业务开发,甚至无需手工编写代码。这样能够让业务开发人员聚焦在业务处理流程上,把他们从代码及协议的实现细节中解放出来,大大提升开发效率。
目前,IDE中,一般是将其支持的通信协议的协议信息封装成相关的事件模型,事件是对通信协议消息的封装,同时提供图形化界面,供开发人员进行开发,一般开发流程:1、导入协议相关文件;2、转换模型,生成相关的事件模型;3、拖拽图元,编排业务逻辑。
但是,上述技术只能支持一种通信协议,一旦支持某种通信协议的IDE被开发出来,无法对其它通信协议的开发流程进行支持。如果需要进行支持其它通信协议的电信业务开发,只能重新开发对应的IDE,增加了电信业务开发的工作量,降低了开发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信业务开发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用于在同一IDE中支持多种不同通信协议的电信业务开发。使得IDE开发人员无须针对不同的通信协议开发对应的IDE,从而减少了开发IDE的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业务开发人员的开发效率。
一种电信业务开发的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协议消息;
获取所述第一协议消息对应的通信协议类型;
根据所述通信协议类型在事件库EL集合中查询对应的事件库EL,其中,事件库EL用于封装对应通信协议的协议信息;
根据所述事件库EL将所述第一协议消息转换成第一协议事件。
一种电信业务开发的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协议事件;
获取所述第二协议事件对应的通信协议类型;
根据所述通信协议类型在事件库EL集合中查询对应的事件库EL,其中,事件库EL用于封装对应通信协议的协议信息;
根据所述事件库EL将所述第二协议事件转换成第二协议消息。
一种电信业务开发的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协议消息;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协议消息对应的通信协议类型;
第一查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信协议类型在事件库EL集合中查询对应的事件库EL,其中,事件库EL用于封装对应通信协议的协议信息;
第一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事件库EL将所述第一协议消息转换成第一协议事件。
一种电信业务开发的处理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协议事件;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协议事件对应的通信协议类型;
第二查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信协议类型在事件库EL集合中查询对应的事件库EL,其中,事件库EL用于封装对应通信协议的协议信息;
第二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事件库EL将所述第二协议事件转换成第二协议消息。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75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视频流分析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身份认证用无线电识别卷标读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