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红外线技术实现的汽车换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447113.2 | 申请日: | 2011-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4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 发明(设计)人: | 银胜;谢忠林;苟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泰利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63/42 | 分类号: | F16H63/42;F16H63/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 地址: | 4011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红外线 技术 实现 汽车 换挡 装置 | ||
1. 利用红外线技术实现的汽车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档位移动控制机构、检测电路、驱动电路和档位控制模块,所述档位移动控制机构,用于产生换挡器不同档位状态;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档位移动控制机构所产生不同档位状态并形成档位状态信号;所述驱动电路将档位状态信号输入到档位控制模块中,所述档位控制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档位状态信号转化为控制档位状态的控制信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红外线技术实现的汽车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红外线检测电路,所述红外线检测电路,用于接收穿过档位移动控制机构的红外线信号;所述红外线检测电路将接收到的信号处理后输入到驱动电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红外线技术实现的汽车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身控制模块,所述车身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汽车换挡器的控制信号并对汽车进行控制,所述车身控制模块与档位控制模块电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红外线技术实现的汽车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档位移动控制机构包括挡光装置和至少一个红外线发生电路,所述红外线发生电路,用于产生发向档位移动控制机构的信号,所述挡光装置能有选择性地遮挡红外线检测器所发出的信号,以产生不同信号的组合。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红外线技术实现的汽车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档位移动控制机构设置有两个红外线检测器,所述挡光装置能有选择性地遮挡红外线检测器所发出的信号,具体包括以下方式:第一种情况为挡住装置完全遮挡两个红外线探测器件发出的信号;第二种情况为挡光装置遮挡其中的一个红外线探测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红外线技术实现的汽车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信号的组合,具体包括以下方式:第一种信号组合为遮挡两个红外线探测器件发出的信号,用11表示手动状态;第二种信号组合为遮挡其中一个红外线探测器件发出的信号,用10表示升档状态;第三种信号组合为遮挡其中一个红外线探测器件发出的信号,用01表示降档状态;第四种信号组合为两个红外线探测器件均没遮挡发出的信号,用00表示在自动驾驭状态;其中,红外线器件挡住时产生的信号为1,红外线器件没有挡住时产生的信号为0。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红外线技术实现的汽车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包括光电三极管、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二电阻R3和MOS管,所述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连接第二电阻R2,所述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阻R1与电源连接,所述MOS管的栅极G与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MOS管的源极S通过第三电阻R3与电源连接,所述MOS管漏极D和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MOS管的源极S将脉冲信号输入到驱动电路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泰利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泰利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711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底座水位侦测装置
- 下一篇:势能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