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热铸钢及其制造方法、汽轮机的铸造部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447056.8 | 申请日: | 2011-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0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政之;高久历;大西春树;奥野研一;今井健一;田中慎二;三木一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 |
| 主分类号: | C22C38/54 | 分类号: | C22C38/54;C22C33/04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周欣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耐热 铸钢 及其 制造 方法 汽轮机 铸造 部件 | ||
1.一种耐热铸钢,其中,以质量%计,含有C:0.05~0.15、Si:0.03~0.2、Mn:0.1~1.5、Ni:0.1~1、Cr:8~10.5、Mo:0.2~1.5、V:0.1~0.3、Co:0.1~5、W:0.1~5、N:0.005~0.03、Nb:0.01~0.2、B:0.002~0.015、Ti:0.01~0.1,残余部分包含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铸钢,其中,以质量%计,还含有Ta:0.01~0.2、Zr:0.01~0.1以及Re:0.01~1.5中的至少一种。
3.一种汽轮机的锻造部件,其中,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铸钢制作了至少规定部位。
4.一种汽轮机的锻造部件,其中,使用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热铸钢制作了至少规定部位。
5.一种耐热铸钢的制造方法,其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铸钢的制造方法,其中,将为了得到所述耐热铸钢的组成成分而必须的原材料熔解,进行精炼以及脱气,注入到规定的模具中而形成,在1000~1150℃的温度下进行退火处理,在1000~1200℃的温度下进行正火处理,在500~700℃的温度下进行第1段回火处理,在700~780℃的温度下进行第2段回火处理。
6.一种耐热铸钢的制造方法,其为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热铸钢的制造方法,其中,将为了得到所述耐热铸钢的组成成分而必须的原材料熔解,进行精炼以及脱气,注入到规定的模具中而形成,在1000~1150℃的温度下进行退火处理,在1000~1200℃的温度下进行正火处理,在500~700℃的温度下进行第1段回火处理,在700~780℃的温度下进行第2段回火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热铸钢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退火处理中的加热后的冷却速度为20~60℃/小时,所述正火处理中的加热后的冷却速度在耐热铸钢的中心部为100~600℃/小时,所述第1段回火处理中的加热后的冷却速度在耐热铸钢的中心部为40~100℃/小时,所述第2段回火处理中的加热后的冷却速度为20~60℃/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热铸钢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退火处理中的加热后的冷却速度为20~60℃/小时,所述正火处理中的加热后的冷却速度在耐热铸钢的中心部为100~600℃/小时,所述第1段回火处理中的加热后的冷却速度在耐热铸钢的中心部为40~100℃/小时,所述第2段回火处理中的加热后的冷却速度为20~60℃/小时。
9.一种汽轮机的锻造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为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轮机的锻造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将为了得到形成所述汽轮机的锻造部件的耐热铸钢的组成成分而必须的原材料熔解,进行精炼以及脱气,注入到规定的模具中而形成,在1000~1150℃的温度下进行退火处理,在1000~1200℃的温度下进行正火处理,在500~700℃的温度下进行第1段回火处理,在700~780℃的温度下进行第2段回火处理。
10.一种汽轮机的锻造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为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轮机的锻造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将为了得到形成所述汽轮机的锻造部件的耐热铸钢的组成成分而必须的原材料熔解,进行精炼以及脱气,注入到规定的模具中而形成,在1000~1150℃的温度下进行退火处理,在1000~1200℃的温度下进行正火处理,在500~700℃的温度下进行第1段回火处理,在700~780℃的温度下进行第2段回火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轮机的锻造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退火处理中的加热后的冷却速度为20~60℃/小时,所述正火处理中的加热后的冷却速度在锻造部件的中心部为100~600℃/小时,所述第1段回火处理中的加热后的冷却速度在锻造部件的中心部为40~100℃/小时,所述第2段回火处理中的加热后的冷却速度为20~60℃/小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汽轮机的锻造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退火处理中的加热后的冷却速度为20~60℃/小时,所述正火处理中的加热后的冷却速度在锻造部件的中心部为100~600℃/小时,所述第1段回火处理中的加热后的冷却速度在锻造部件的中心部为40~100℃/小时,所述第2段回火处理中的加热后的冷却速度为20~60℃/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未经株式会社东芝;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705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卸卡车的行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通过电力载波控制用电设备的网络电能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