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洞型碳酸盐凝析气藏注水替气实验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6385.0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8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郭平;杜建芬;汪周华;易敏;刘伟;邹振;张广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杨海燕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洞型 碳酸盐 凝析气藏 注水 实验 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缝洞型凝析气藏注水替气提高凝析油、气采收率的实验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缝洞型碳酸盐岩凝析气藏不同于一般的砂岩油气藏,当井打到缝洞顶部时由于缝的存在造成钻井液的大量漏失,因此无法打到缝洞单元的底部,而不少缝洞单元井数只有一口井,当进行衰竭生产时,由于凝析油析出后分布于洞的底部,因此无法采出,凝析油损失大,常规注水方法不能有效地提高凝析油气采收率,注水替气能防止凝析油大量析出,另一方面,水注进缝洞后,由于重力作用可沉积在洞的底部并充满缝洞从而将缝洞中油气上托,直到采出,从而有效地提高凝析油、气采收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缝洞型碳酸盐凝析气藏注水替气实验测试方法,该方法原理可靠,操作简便,可有效模拟凝析气藏注水替气过程,为评价缝洞型碳酸盐凝析气藏的开采效果提供了工具和手段。
为达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缝洞型碳酸盐凝析气藏注水替气实验测试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缝洞型碳酸盐岩心模型
选择一块边长在30cm左右范围内的方块碳酸盐岩心,进行人工造自然单缝,要求缝面大致平行于方块的任意一条棱且贯穿整个岩心,用4英寸直径钻头钻取全直径岩心,长度可达10-25cm,要求缝尽量位于全直径岩心中央,然后对全直径岩心内部进行造洞,洞个数和大小按实际气藏洞孔隙度和大小、分布计算后决定,但洞不能穿过岩心的边沿和端面,形成一个自然单缝面剖开所有洞的组合模型,岩心保持垂直裂缝连通方式放置。
(2)配制凝析气样品和注入水
根据地层凝析气PVT报告配制凝析气样品,要求在地层温度压力下保证凝析油含量、露点、定容衰竭凝析油饱和度与该地层凝析气PVT报告相近,并设定一个合适进行注水的压力点p1(一般高于凝析气露点压力低于气藏地层压力)和结束注水的压力点p2(p2比p1高几MPa)。
同时根据现场提供地层水样分析数据配制注入水。
(3)对岩心进行原始状态恢复
将岩心装入岩心夹持器并竖直放置,对岩心进行清洗、烘干、抽空,用干气饱和岩心,缓步控制岩心两端压力,让岩心中压力缓步升高,到岩心中压力达到地层压力(出口不出气)稳定一段时间记录下饱和的干气体积Vf1(即岩心的孔隙体积),以便作为地层气储量核实用。在地层温度和地层压力(高于凝析气露点压力)下从下向上用配制好的凝析气驱替岩心中干气,直到岩心底端和顶端气油比一致,此时岩心中凝析气饱和量
(4)进行衰竭实验
关闭岩心底端阀门,从地层压力开始从上部顶端进行衰竭,根据地层压力和p1的差值分几级衰竭,每级降压2~3MPa,每级衰竭如下进行:逐步降低控制岩心顶端压力,使顶端能匀速出气(油),当压力降到设定的压力点时,保持在该压力点直到顶端不出气(油)为止,记录衰竭到该压力点时采出的液体质量和气体体积。
当岩心顶端压力下降到p1,保持顶端压力为p1直到顶端不再出气,记录下从地层压力衰竭开采到压力p1时采出的凝析油质量Mo0和天然气体积Vg0。
(5)在地层温度下进行注水替气实验
保持岩心压力为p1,从岩心顶端向岩心注入地层水,当压力达到p2时停止注水,记录下第一次注水量Vw1,关闭岩心顶端阀门,稳定4-6个小时以上,再打开此阀门进行衰竭式开采,当压力下降到p1且顶端不再出气时,记录好岩心顶端经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气量Vg1,及经油水分离器分离出的油量Mo1和水量Mw1,完成第一次注水替气。
如此循环直到不产油(气)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63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灶具的点火和制动装置
- 下一篇:高松厚度涂布白卡纸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