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透明导电膜的形成方法及电子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6218.6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4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和泉康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33/36 | 分类号: | H01L33/36;H01L33/42;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透明 导电 形成 电子设备 | ||
1.一种发光装置,其具有形成于基板上并由多个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层构成的层叠结构,该发光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构成该层叠结构的GaN层;
形成于该GaN层上的透明导电膜;
该GaN层中,相对于存在于其表面的全部元素的比例总和,其表面的碳原子的比例为10%~30%。
2.一种发光装置,其具有形成于基板上并由多个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层构成的层叠结构,该发光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构成该层叠结构的GaN层;
形成于该GaN层上的透明导电膜;
该GaN层中,相对于存在于其表面的全部元素的比例总和,其表面的氧原子的比例为10%~25%。
3.一种发光装置,其具有形成于基板上并由多个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层构成的层叠结构,该发光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构成该层叠结构的GaN层;
形成于该GaN层上的透明导电膜;
该GaN层形成为,其表面粗糙度以作为形态指标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表示时,处于0.35nm~0.45nm的范围内。
4.一种发光装置,其具有形成于基板上并由多个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层构成的层叠结构,该发光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构成该层叠结构的GaN层;
形成于该GaN层上的透明导电膜;
该GaN层形成为,其表面粗糙度以作为形态指标的均方根粗糙度RMS表示时,处于0.45nm~0.6nm的范围内。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GaN层是p型GaN层。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膜是由氧化铟锡构成的ITO膜。
7.一种透明导电膜的形成方法,其是在外延生长于基底半导体层上的GaN层上形成透明导电膜的方法,所述透明导电膜的形成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在该基底半导体层上使该GaN层生长后,对该GaN层进行清洗处理的工序,以满足以下条件中至少一个条件:相对存在于GaN层表面的全部元素的比例总和,该表面的碳原子的比例为10%~30%,或者相对于存在于GaN层表面的全部元素的比例总和,该表面的氧原子的比例为10%~25%;
在该清洗处理后,干燥该GaN层的工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明导电膜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在外延生长所述GaN层后,对该GaN层进行退火处理的工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导电膜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干燥所述GaN层的工序是通过对该GaN层吹送大气中的N2而对其进行干燥的工序。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导电膜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干燥所述GaN层的工序是利用异丙醇对该GaN层进行干燥的工序。
11.一种透明导电膜的形成方法,其是在外延生长于基底半导体层上的GaN层上形成透明导电膜的方法,所述透明导电膜的形成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在该基底半导体层上生长该GaN层后,对该GaN层进行清洗处理的工序,以满足以下条件中至少一个条件:使GaN的表面粗糙度以作为形态指标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表示时处于0.35nm~0.45nm的范围内,或者使表面粗糙度以作为形态指标的均方根粗糙度RMS表示时处于0.45nm~0.6nm的范围内;
在该清洗处理后,干燥该GaN层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621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式电子设备以及连杆式枢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遮阳板金属转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