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橡胶混匀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6103.7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4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曹世良;陈世伟;张增军;孙德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10 | 分类号: | B29B7/10;B29B7/28;B29B7/26;B29B7/24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谢省法 |
地址: | 261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混匀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胶块混合均化的橡胶机械设备,特别涉及轮胎行业橡胶密炼以前对不同批次标准胶块破碎后再进行混合均化的一种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轮胎行业中传统的橡胶密炼第一道工序是烘胶,就是将标准胶块加热到合适的温度。之后的第二道工序是将烘好的标准胶块直接投入到密炼机中进行密炼,密炼的过程加入多种辅料。此传统操作工艺有诸多不足之处:首先,橡胶密炼门尼粘度等指标波动性大,因为不同供应商的橡胶或同一供应商不同批次的橡胶的质量有差距,造成成品轮胎质量有波动;其次,以标准胶块的形式直接投入密炼机,因块状较大,密炼时间较长,密炼效率较低,同时密炼生热严重,不利于稳定胶块质量;再次,标准胶块需要烘胶,能源消耗较大,标准胶块进入密炼机对密炼机负荷冲击较大,密炼机大修频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标准胶块密炼以前、在不同批次标准胶块切碎成小胶块以后,能够将小胶块进行充分混合均化、提高生产质量且降低能耗的橡胶混匀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橡胶混匀机,包括控制装置和安装于支座上的混匀筒,所述支座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混匀筒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混匀筒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设有进料装置,所述出料口设有出料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分别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混匀筒内壁分布有沿送料螺旋方向布置的混料叶片翅,所述混料叶片翅与混匀筒内壁之间具有锐角兜料角;所述混匀筒位于所述出料口端内壁上分布有抄料斗。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混料叶片翅的兜料角至少有两种角度。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混匀筒内壁分布有逆混叶片翅,所述逆混叶片翅沿回料螺旋方向布置,所述逆混叶片翅的回料量小于所述混料叶片翅的送料量。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混料叶片翅和逆混叶片翅交错设置。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混料叶片翅的长度大于所述逆混叶片翅的长度,所述混料叶片翅的高度大于所述逆混叶片翅的高度。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抄料斗包括抄料板,所述抄料板相邻两边分别与混匀筒的周向内壁和出料口端端面内壁连接,所述抄料板与所述出料口端端面内壁相对一端设有挡料板。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进料装置包括一端穿过所述进料口伸入所述混匀筒筒腔内的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位于所述混匀筒筒腔内一端低于位于所述混匀筒筒腔外一端,且所述进料斗位于所述混匀筒筒腔外一端连接进料输送带,所述进料斗与所述支座之间设有进料支架,所述进料斗截面呈方形,所述进料斗与所述进料口之间设有橡胶密封圈。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出料装置包括一端穿过所述出料口伸入所述混匀筒筒腔内的出料斗,所述出料斗位于所述混匀筒筒腔内端高于位于所述混匀筒筒腔外一端;所述出料斗位于所述混匀筒筒腔内一部的底部设有分料口,所述分料口处铰接有分料挡板,所述分料挡板连接有用于驱动分料挡板转动的挡板动力装置,所述挡板动力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所述出料斗与所述支座之间设有出料支架,所述出料斗截面呈方形,所述出料斗与所述出料口之间设有橡胶密封圈。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座安装于底座上,所述底座与支座之间设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连接控制装置。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所述支座上设有的调速电机,与调速电机连接的传动箱,与传动箱传动连接的驱动轮,所述混匀筒外周套装有与驱动轮配合的驱动圈,所述调速电机连接所述控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61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向对挤及挤压键槽一体专用机构
- 下一篇:压铸用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