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多点移动音频通信系统的混音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5435.3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3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龙承志;向满天;虞贵财;罗建平;邹文生;余尧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长天信息技术(南昌)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9/00 | 分类号: | G10L19/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多点 移动 音频 通信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应用于多点移动音频通信系统的混音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收来自网络终端设备的音频数据流并进行解码;
对服务器本地的音频数据流进行采集;
消除目的地自己的音频数据;
将接收到的网络音频数据流与服务器本地的音频数据流进行混音操作;
1.5系统计算当前混音处理模块需要处理的当前混音通道有多少路;
设定好音频变化因子的初始值,并开始取每个混音通道内的一帧音频数据进行线性叠加操作;
对叠加后的混音值与变化因子进行相乘计算得出相乘后的混音大小;
对步骤(b)计算出来的混音大小进行判断,如果大小超出预设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则通过调节变化因子的步长来获取满足在预设范围值内的变化因子大小;
将满足步骤(c)得出的混音值作为输出的混音数据;
将满足步骤(d)的变化因子作为初始的变化因子大小并开始进行下一帧的音频数据进行处理;
f) 将满足(e)中的输出的音频数据流进行后期处理,如果目的地是服务器本身,则直接进行播放,如果是要转发给终端设备,则进行编码再转发。
2.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多点移动音频通信系统的混音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现了网络音频数据流和服务器本地音频数据流的同时采集。
3.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多点移动音频通信系统的混音方法,其特征在于语音信号的混合采用了线性叠加方式。
4.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多点移动音频通信系统的混音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混音处理过程中消除了目的地自己的音频数据。
5.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多点移动音频通信系统的混音方法,其特征在于混音处理过程都是在服务器端即后台中心完成的,然后由服务器端转发给各个移动终端设备。
6.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多点移动音频通信系统的混音方法,其特征在于动态平滑的控制,音频信号变化没有跳跃现象,无噪音出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长天信息技术(南昌)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长天信息技术(南昌)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543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