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点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5204.2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3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梁建章;李展新;梁希;谢红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11 | 分类号: | B23K11/11;B23K11/24;B23K11/31;B23K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王学强 |
地址: | 545007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点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自动点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点焊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汽车白车身的装焊工艺中,大部分采用电阻点焊的焊接方式。电阻点焊系指将焊接件装配成搭接接头,并压紧在两电极之间,利用电阻热熔化母材金属,形成焊点的电阻焊方法。
目前,我国汽车制造行业中,汽车白车身的点焊工艺主要通过人工点焊和机器人点焊完成的。
然而,人工点焊的劳动强度较大,且焊点质量主要依赖于工作人员的经验,进而易导致汽车白车身的焊接质量不稳定。由于人工点焊完全基于人工操作,还可能导致漏焊的问题。
随着汽车制造领域朝着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不断发展,部分高端车型生产厂家采用机器人点焊的方式,用于点焊作业的工业机器人一般由机器人本体、计算机控制系统、示教器和点焊焊接系统组成,且用于点焊作业的工业机器人通常采用六自由度关节,以调高其操作灵活性。采用点焊机器人,只需将点焊机器人调试好后,即可保证焊接质量稳定可靠。
然而,采用点焊机器人进行点焊作业,设备投入及维护成本较高,故点焊机器人的应用普遍性较差。
因此,如何在投入及维护成本较低的基础上,提高焊接质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点焊装置,其能够在投入及维护成本较低的基础上,有效提高焊接质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动点焊装置,包括:
固定设置的Y向导轨底座,且所述Y向导轨底座设有Y向直线导轨;
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Y向直线导轨的X向导轨底座,且所述X相导轨底座设有与所述Y向直线导轨相垂直的X向直线导轨;
点焊装置,所述点焊装置包括焊钳底座及设置于所述焊钳底座的焊钳,所述焊钳底座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X向直线导轨;
驱动所述X向导轨底座沿所述Y向直线导轨位移的Y向驱动装置;
驱动所述点焊装置沿所述X向直线导轨位移的X向驱动装置;
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采集焊钳状态和焊钳底座位置的信息采集模块,与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可通信地相连接,能够判断是否满足启动焊钳条件且具有计数功能的运算模块,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输入端口与所述运算模块可通信地相连接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口与所述焊钳、所述X向驱动装置及所述Y向驱动装置可通信地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X向导轨底座且与所述焊钳底座相对应的多个行程开关,且相邻两个所述行程开关之间的距离与相邻地两个待焊接点之间的距离相等。
优选地,所述X向直线导轨的末端设有用于挡置所述焊钳底座的限位挡块。
优选地,所述X向驱动装置为带锁气缸。
优选地,所述Y向驱动装置为气缸。
优选地,所述气缸为带锁气缸。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动点焊装置,包括:固定设置的Y向导轨底座,且所述Y向导轨底座设有Y向直线导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Y向直线导轨的X向导轨底座,且所述X相导轨底座设有与所述Y向直线导轨相垂直的X向直线导轨;点焊装置,所述点焊装置包括焊钳底座及设置于所述焊钳底座的焊钳,所述焊钳底座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X向直线导轨;驱动所述X向导轨底座沿所述Y向直线导轨位移的Y向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点焊装置沿所述X向直线导轨位移的X向驱动装置;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采集焊钳状态和焊钳底座位置的信息采集模块,与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可通信地相连接,能够判断是否满足启动焊钳条件且具有计数功能的运算模块,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输入端口与所述运算模块可通信地相连接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口与所述焊钳、所述X向驱动装置及所述Y向驱动装置可通信地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52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