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均光透镜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4904.X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3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唐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雷笛克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均光透镜,特别是一种具有全反射效果之均光透镜。
背景技术:
照明设备为生活中不可或缺,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具有更好照度及更省电的照明工具也逐渐应运而生。目前最常使用的照明光源为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发光二极管为一种半导体组件,发光二极管具有省电、耐用、低发热量及环保等多项优点,所产生之光源为冷光源,具有使用寿命长、低功率消耗及无产生紫外线辐射的特点,因此,发光二极管逐渐地逐步取代传统光源的应用。
由于上述的发光二极管特性,各国政府皆大力推荐使用发光二极管灯具改良结构来取代传统耗电能的钨丝灯泡。尤其在提倡「节能减碳」的倡导诉求下,发光二极管的省电优越性便开始受到重视。在石化能源日渐短缺与环保意识高涨的今日,善用发光二极管已经是各界关切的焦点,因此坊间各种发光二极管照明设备如雨后春笋般推陈出新。
过去由于发光二极管之亮度还无法取代传统之照明光源,但随着技术领域之不断提升,目前已研发出高照明辉度之发光二极管(高功率LED),其足以取代传统之照明光源。然而,发光二极管由于发光面积小,所发出之光源趋近为点状光源,故当发光二极管做为一般光源输出时,其光源会有输出不均匀之情况发生,尤其需要在短距离内就达到均匀亮度之光源的应用,将会使发光二极管之使用受到限制。
目前习知技术已开始使用一导光组件将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线予以导引并且扩散,使发光二极管的不均匀光输出收敛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使其达到局部区域内较为均匀的光源输出。然而,目前所见的导光组件之出光面中心向外之亮度将大幅度的衰减,并不能有效且均匀的扩散发光二极管所射出的光线。所以,利用目前习用的导光组件对发光二极管进行光学改善,依旧无法彻底的解决光线分布不均匀之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均光透镜,为使发光二极管之光线得以均匀扩散,解决习用导光组件之出光面中心向外的亮度大幅度衰减之问题。
本发明之均光透镜,适用于一光源,均光透镜包含一导光本体与一反射体,导光本体具有环绕之一侧面,以及相对之一入光面与一出光面,其中侧面介于入光面与出光面之间,且侧面分别与入光面与出光面相衔接,而反射体环设于侧面。入光面设有一容置槽,容置槽具有一第一侧壁,出光面设有一锥形槽,锥形槽具有一第二侧壁。光源邻近于入光面并发射一光线,光线穿过第一侧壁折射至导光本体内,且光线传递至该第二侧壁,光线再由第二侧壁以全反射方式将光线传递至侧面,光线由侧面之反射体反射至第二侧壁,最后光线穿透第二侧壁以自出光面射出。
本发明另公开一种均光透镜,包含一导光本体及一反射体,导光本体具有环绕之一侧面及相对之一入光面与一出光面,侧面介于入光面与出光面之间,且侧面分别与入光面与出光面相衔接,入光面设有一容置槽,出光面设有一锥形槽,反射体环设于侧面,光线由第二侧壁反射至反射体,光线再由反射体反射至第二侧壁,光线再折射而自出光面射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雷笛克光学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雷笛克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49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