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艾纳香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口腔护理清洁产品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444901.6 申请日: 2011-12-28
公开(公告)号: CN102512344A 公开(公告)日: 2012-06-27
发明(设计)人: 庞玉新;武孔媛;王丹;关玲亮;张影波;姚瑰玮;张晓东;俞敬波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庞玉新
主分类号: A61K8/97 分类号: A61K8/97;A61Q1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7173*** 国省代码: 海南;6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艾纳香 提取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口腔 护理 清洁 产品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艾纳香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口腔护理清洁产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自身的保健意识也逐渐提高,口腔保健便是其中之一,口腔保健既包括日常口腔清洁更重要的是指口腔护理,以达到保持口腔健康的目的。目前市场上的口腔护理清洁类产品包括口腔护理液、漱口水、口腔喷雾、牙膏、香口胶等。

传统的口腔清洁卫生用品,其基本功能在于清洁牙齿,清新口气,达到保持口腔清洁的目的。近年来,由于消费者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对口腔清洁产品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除了洁齿还增加了一些辅助预防口腔疾病,对口腔有护理保健作用的功能。又由于中药植物活性成分具有天然、安全等西药无法比拟的优点,故市场上以中药活性成分的功能型口腔清洁产品成为当今发展的重点。随着中药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对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利用的方法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为口腔清洁产品利用中药活性成分来辅助预防口腔疾病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口腔炎症、口腔溃疡、口疮是一种以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粘膜局限性溃疡损害,可以自愈,可以发生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以唇、颊、舌部多见,严重者可波及咽部粘膜。不少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溃疡面积增大,数目增多,疼痛加重,愈合期延长,间隔期缩短等,影响食和说话。对口腔炎、口腔溃疡、咽炎、喉炎、口疮、口腔异味、牙周炎、牙龈炎的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基本都是对症治疗,目的主要是减轻疼痛或减少复发次数,但不能完全控制复发,所以预防本病尤为重要。

对于特定人群或特定场合,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条件或不能用牙膏刷牙,如:用餐后、见客户前、牙齿治疗前后,或牙齿脱落的老年人、不会刷牙的儿童等,这种情况下,选择口腔护理液或漱口水较适合。

艾纳香为菊科植物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L.)DC.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俗称“娜龙”(黎药名)、“大风艾”,是我国黎族、苗族民间药物之一,味辛、苦,性温,入肝、肾、膀胱经,具有温中活血、调经、祛风湿之功能,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泻痢、腹痛、肠鸣、肿胀、月经不调、筋骨疼痛等病症。艾纳香主要作为提取艾粉、艾片和艾纳香油的原料,具有悠久的使用历史,早在我国的明代,海南黎族地区的民间医生就有用其叶片烤制敷贴治疗皮肤烧烫伤、刀枪伤的经验,用其叶片复配少数其他药材获得水煎剂,外洗治疗妇女产后祛风除湿,多数黎族妇女皆知此功用。

现代研究表明,艾纳香中主要含有挥发性成分和黄酮类成分,艾纳香挥发油中主要含有L-龙脑、β-石竹烯、樟脑、α-蒎烯、β-蒎烯、柠檬醇、芳樟醇、乙酸龙脑酯等活性成分,分别具有发汗、镇惊、驱虫、平喘、强心、镇咳、祛痰、抗菌、抗病毒等作用。黄酮类成分,尤其是二氢黄酮类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中山大学化学系从艾纳香中分离获得艾纳香素,并发现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心血管活性和抗氧化、抗实验性肝损伤作用。通过对艾纳香提取物艾纳香素及其化学改造物进行药理活性的研究,发现该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肝保护作用以及较强的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艾纳香中的二氢黄酮对大鼠实验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具有抗CCl4、AAP及TAA的急性肝损伤作用。对脂质过氧化损伤大鼠元代培养肝细胞有保护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艾纳香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由该方法制备的艾纳香提取物。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该艾纳香提取物在口腔护理清洁产品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艾纳香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使艾纳香进行水蒸气蒸馏法以分别得到挥发油、滤液和药渣;

b)使步骤a)中的所述滤液干燥以得到水提取物;

c)使步骤a)中的所述药渣用乙醇提取,将提取液过滤并将滤液浓缩至在60℃下密度为1.05的稠膏,用和所述稠膏等重量的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回收乙酸乙酯并干燥以得到乙酸乙酯提取物;以及

d)混合所述挥发油、所述水提取物和所述乙酸乙酯提取物,从而得到所述艾纳香提取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庞玉新,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庞玉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49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