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浮子导气哺瓶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3784.1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5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闫景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J9/04 | 分类号: | A61J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2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子 导气哺瓶 | ||
1.浮子导气哺瓶,由奶嘴(1)、瓶身(2)、旋合环(3)、浮子式导气组件(4、5、6或4、5、7)组成。
2.权利要求1所述哺瓶,其导气组件的构造。有两种构造:
①导气组件由浮子(4)、导气软管(5)、导气环(6)连接组成。使用时,导气环(6)置于瓶身(2)口部上方,上接奶嘴(1),通过旋合环(3)与瓶身(2)口部的螺纹旋合,把奶嘴(1)、导气环(6)、瓶身(2)固定在一起。
②导气组件由浮子(4)、导气软管(5)、开口于瓶身(2)螺口部的由瓶身(2)壁向内延伸而成的管状接口(7)连接组成。使用时,通过旋合环(3)把奶嘴(1)固定在瓶身(2)上。
3.权利要求1所述哺瓶,其旋合环(3)螺纹齿高大于瓶身(2)口部螺纹齿高约1mm的设计。
4.权利要求2所述哺瓶,其浮子(4)的特征:所述浮子为球体或椭圆球体,其下半部约占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体积部分为实心球缺,其下端延长成小管状接口(8),沿该球缺纵中轴直至接口(8)底端设孔道,该下半部球缺表观密度为1.15~1.45。浮子(4)的上半部约占浮子(4)体积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有三种构造:
①为表面多孔的中空壳状体(9),在该多孔壳状体外表面覆盖一层高透气性疏水膜(10)。
②为中空的壳状体,该壳状体顶部沿纵中轴向下延伸出气道管(12),形成与浮子下半部贯通的气道(11)。浮子气道(11)顶端约1cm深度范围的内径约1cm,其余部分内径1.5~3cm。
③为实心球缺,其表观密度小于0.8,沿其纵中轴设孔道与浮子下半部孔道贯通形成浮子气道(11)。浮子气道(11)顶端部约1cm深度范围的内径约1cm,其余部分内径1.5~3cm。
5.权利要求1所述哺瓶,其导气软管(5)的特征:导气管邵氏硬度为15~30度,内径1.5~3cm,表观密度1.11~1.15,长度较瓶身(2)略长。
6.权利要求1所述哺瓶,其导气环(6)的结构特征:导气环高约0.8~1cm,从上至下导气环外径由大至小形成三个阶梯,其中,上外位环阶(13)外径与旋合环内径相近而略小;中位环阶(14)外径与瓶身(2)口外径相同;下内位环阶(15)外径与瓶身(2)口内径相近而略小。导气环环壁向内延伸出1根导气管(16),在环壁上开口于中位环阶外侧。所述导气管有三种式样:
①导气管(16)为从导气环壁水平向心延伸的短管,在环壁上仅一个开口。
②导气管(16)为从导气环壁水平向心延伸,然后向下弯折的短管,在环壁上仅一个开口。
③导气管(16)在导气环偏心位水平贯穿,在环壁上具两个开口,管中部垂直延伸出管状接口(17)。
7.权利要求4之①②所述哺瓶,其奶嘴(1)的特征为:其基部向心方向设有3根以上浮子托足(18),供调奶时置放浮子(4)于其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378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源封装体
- 下一篇:一种带有刀柄的激光加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