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克雷伯氏菌株及其处理土壤和果蔬表面毒死蜱农药残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3310.7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7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徐恒;杨新元;唐敦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2D3/02;A23B7/155;B09C1/10;C02F3/34;C12R1/22;A62D101/04;A62D10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克雷伯氏 菌株 及其 处理 土壤 表面 毒死 农药 残留 方法 | ||
1.一种毒死蜱农药残留降解菌,其特征在于该微生物是革兰氏染色阴性的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 sp.)的dsp-B菌株,主要生物学特性为G-,兼性厌氧菌,菌体呈球杆状,单个、成对或短链状排列,长0.8-1.2μm,宽2.0-2.4μm,不运动,有荚膜,不形成芽孢;在LB培养基培养12h的菌落直径为0.5mm,呈半球形,半透明,湿润,表面光滑;能利用柠檬酸盐和葡萄糖作为唯一碳源,氨作为氮源;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甲基红实验呈阴性;VP反应显阳性;三塘铁琼脂试验不产生硫化氢;该菌株16SrDNA的Genbank登录号为HQ836365。
2.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雷伯氏降解菌株研制成毒死蜱残留降解菌剂,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工艺如下:
(1)挑取毒死蜱残留降解菌Klebsiella sp .dsp-B的单菌 落接种于试管斜面;
(2)将毒死蜱残留降解菌dsp-B的斜面种接种于LB培养基摇瓶中,振荡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3)将上述培养好的菌液按10-15%体积接种量转入种子 罐,继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种子罐所用的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5g/L,NH4NO3 10g/L ,K2HPO4 2 g/L, MgSO4·7H2O 0.5 g/L,Na2HPO4 2 g/L,CaCO3 3g/L,NaCl 1.0 g/L,酵母膏0.5 g/L,pH:7.0-7.2;
(4)将达到对数生长期的种子液按10-15%的接种量接种入生产罐中培养;生产罐所用的培养基配方与种子罐一样;
(5)在种子罐和生产罐的培养过程中无菌空气的通气量为1:0.8-1.5,搅拌速度为150-220转/分钟,培养温度为28-35℃,全程培养时间为48-72小时,结束后菌体40亿个/ml;
(6)发酵完成后将细菌培养液制成油包水剂型;油相制备:取6份span-80和94份10号白油混匀高压灭菌备用;水相制备:向活化好的细菌发酵液中加入4%的灭菌吐温80并充分溶解;乳化制剂:先将油相倾入置立式胶体磨中,在低速搅拌下缓慢加入水相(油相和水相按1:3的比例充分混合),然后高速搅拌3min-5min,快速乳化成油包水状,用塑料包装桶或包装瓶分装成油包水液体剂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毒死蜱残留高效降解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发酵液制成油包水产品时,需加入一定比例的span80作为乳化剂,其HLB值为4.3,能使互不相溶的油水两相相互混溶,并形成均匀分散的油包水乳化体系;微生物菌剂施用到环境中以后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丧失活性,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营养元素和水分供给;将发酵液制成油包水后可使其中的营养物质悬浮稳定地包裹在降解菌周围,通过缓释提供营养底物保持菌种的活性,防止降解菌的沉淀,并且油相可以给降解菌提供适宜的湿润环境,从而大大延长菌剂产品的保质期;使用时直接喷洒到果蔬表面,由于油包水的保水特性可以使营养物的缓慢释放从而维持菌的活性,提高果蔬表面农残的降解率,同时还可防止果蔬失水、褐变等现象的发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雷伯氏菌dsp-B在处理水体、土壤及果蔬表面毒死蜱农药残留上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331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位置信息的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食品包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