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同工况下变频风机变频器输出频率的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2952.5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5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惠民;黄伟;陈灿;张戈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3/02 | 分类号: | G01R2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9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同 工况 变频 风机 变频器 输出 频率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同工况下变频风机变频器输出频率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变频风机广泛应用于各类设备或生产现场的抽风或送风工序,如电镀行业中,电镀过程会产生危害作业人员的有毒有害气体,通常电镀槽上会设有引风口用于抽取有毒有害气体,再由变频风机通过管道连接多个电镀槽的引风口集中抽取多个电镀槽的有毒有害气体后统一处理并排放。一般变频风机的容量根据生产现场所有电镀槽所需的引风量来确定,但是由于电镀生产的不规律性,生产现场的电镀槽并非全负荷工作,有时仅有几台电镀槽工作;然而为确保电镀槽有毒有害气体的抽取,以往变频风机总得常年24h全功率运转,如此势必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为避免能源浪费,也有根据单个电镀槽引风口所需风量/风速以及变频风机的满负荷功率,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各电镀槽开启或关闭的不同工况下变频风机的变频器输出频率的设定值,通过改变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设定值,使变频风机运行满足不同工况的要求,达到节能的目的。但由于生产现场变频风机与各电镀槽引风口连接的管道差别较大,通过理论计算的变频风机运行功率并不一定满足各电镀槽引风口所需风量/风速,导致某些引风口有毒有害气体的抽取达不到要求,因此,变频风机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设定过低会对生产现场的安全环境造成威胁,反之则节电不明显。如此不同工况下变频风机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设定就成了变频风机调试和节能的关键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同工况下变频风机变频器输出频率的测定方法,利用本方法克服了传统变频风机变频器输出频率设定的缺陷,确保不同工况下变频风机运行功率满足各引风口有毒有害气体抽取的要求,并达到最大的节能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不同工况下变频风机变频器输出频率的测定方法:在变频风机运行状态下,变频风机的各引风口全开,采用检测仪器分别检测和记录各引风口气体流量和变频风机的功率、转速、变频器输出频率,然后分别依次关闭变频风机的引风口,直至所有引风口全部关闭,同时调整变频器输出频率至开启的引风口的气体流量与各引风口全开时该引风口的气体流量相当,依次记录变频器输出频率、变频风机的功率、转速,从而得到依次关闭引风口后不同工况下变频风机变频器输出频率的测定值。
进一步,为确保变频风机变频器输出频率测定值的可靠性,各变频风机引风口关闭按引风口气体流量依次从小至大降序关闭。
由于本发明不同工况下变频风机变频器输出频率的测定方法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在变频风机运行状态下,变频风机的各引风口全开,采用检测仪器分别检测和记录各引风口气体流量和变频风机的功率、转速、变频器输出频率,然后分别依次关闭变频风机的引风口,直至所有引风口全部关闭,同时调整变频器输出频率至开启的引风口的气体流量与各引风口全开时该引风口的气体流量相当,依次记录变频器输出频率、变频风机的功率、转速,从而得到依次关闭引风口后不同工况下变频风机变频器输出频率的测定值。本方法克服了传统变频风机变频器输出频率设定的缺陷,确保不同工况下变频风机运行功率满足各引风口有毒有害气体抽取的要求,并达到最大的节能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同工况下变频风机变频器输出频率的测定方法:在变频风机运行状态下,变频风机的各引风口全开,变频风机满频率运行,采用检测仪器分别检测和记录各引风口气体流量和变频风机的功率、转速、变频器输出频率,然后分别依次关闭变频风机的引风口,直至所有引风口全部关闭,同时调整变频器输出频率至开启的引风口的气体流量与各引风口全开时该引风口的气体流量相当,依次记录变频器输出频率、变频风机的功率、转速,从而得到依次关闭引风口后不同工况下变频风机变频器输出频率的测定值。
进一步,为确保变频风机变频器输出频率测定值的可靠性,各变频风机引风口关闭按引风口气体流量依次从小至大降序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29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