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安瓿灌封的氢氧焰安全熄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2653.1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4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高崧;何林;梁宝明;李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和利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1/20 | 分类号: | B65B5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3151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安瓿 氢氧焰 安全 熄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安瓿灌封的氢氧焰安全熄火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制药业安瓿灌封(水针剂拉丝封口)中均采用化石燃料气燃烧火焰进行封口,随着人们对环保产品质量、效率、安全等要求认识的不断提高,氢气作为燃气源,具有无毒、无腐蚀性、无污染、无固体燃烧物颗粒、燃烧产物为水等特点优势,因此,氢气燃气源在制药安瓿封口中被广泛应用。但由于氢氧混合气较化石燃料燃烧速度高出几倍,因此氢氧混合气比化石燃料更容易回火爆燃。虽然氢氧发生器设备采用即产即用的工作方式,设备不储存燃气,输气管路中储能小,无安全危害,但回火爆燃产生的声响,还是给使用者带来了心理障碍,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其应用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用于安瓿灌封的氢氧焰安全熄火装置。由于氢氧混合燃气燃烧速度较快,当喷出喷嘴的氢氧燃气流速低于燃气的燃速时,火焰便向喷嘴内回窜,即造成回火,带来安全隐患。本装置可消除在使用中由于氢氧燃气供给压力降低而造成喷嘴燃气流速减小的问题。当燃气压力低于第一设定压力值时,第一压力开关给出一个信号启动二位三通阀,二位三通阀切断氢氧燃气供给,同时接通压缩空气(或氮气),压缩空气送入喷嘴熄灭喷嘴上的火焰,阻止回火。此外,还能消除其它意外原因造成的隐患,当喷嘴上的火焰回到止火管上并在此止火管中燃烧时,止火管外壳温度将升高,达到设定温度值时,温控开关送出一个控制信号,控制二位三通阀换向,切断氢氧燃气供给,同时接通压缩空气吹熄止火管上的火焰,阻止止火管烧穿后火焰窜入燃气供给设备。并且,在接通了压缩空气(或氮气)后,利用氢氧气源补气气源向氢氧燃气源内补气,以帮助氢氧燃气源与喷嘴的管路的氢氧混合气源的压力恢复正常。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安瓿灌封的氢氧焰安全熄火装置,包括:
平行排列的多个喷嘴;
控制装置;
氢氧燃气源,其通过第一共有段管路同时连通所述多个喷嘴,且所述氢氧燃气源与每一个所述喷嘴又通过与所述第一共有段管路连通的第一独立段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共有段管路上依次设置有所述氢氧燃气源、单向阀以及二位三通阀,所述单向阀连接所述二位三通阀的常闭端口,每个所述第一独立段管路上依次设置有流量计、止火管以及所述多个喷嘴中的一个喷嘴,其中,所述止火管上还设置有温控开关,且所述氢氧燃气源与所述一个喷嘴的连接管路上、在所述单向阀之后还设置有第一压力开关,所述第一压力开关、温控开关以及二位三通阀均通信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
熄火气源,其通过所述二位三通阀并联入所述氢氧燃气源与所述多个喷嘴的连接管路,所述熄火气源通过第二共有段管路和各第一独立段管路同时连通所述多个喷嘴,且所述第二共有段管路上设置有减压阀以及所述二位三通阀,且所述减压阀连接所述二位三通阀的常开端口,所述减压阀与所述二位三通阀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压力开关,其中,所述第二压力开关通信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所述二位三通阀受控于所述控制装置,以接通所述氢氧燃气源与所述多个喷嘴的连接管路,当所述第一压力开关检测到所述氢氧燃气源与所述一个喷嘴的连接管路的燃气压力低于第一设定压力值时,且当所述第二压力开关检测到所述减压阀出口的熄火气体压力高于第二设定压力值时,则所述第一压力开关向所述控制装置传递燃气压力信号,所述第二压力开关向所述控制装置传递熄火气体压力信号,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二位三通阀切断所述氢氧燃气源与所述喷嘴的连接管路,连通所述熄火气源与所述喷嘴的连接管路;或者当所述温控开关检测到所述止火管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值时,且当所述第二压力开关检测到所述减压阀出口的熄火气体压力高于第二设定压力值时,则所述温控开关向所述控制装置传递温度信号,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二位三通阀切断所述氢氧燃气源与所述喷嘴的连接管路,连通所述熄火气源与所述喷嘴的连接管路;
报警装置,其通信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所述第二压力开关检测到所述减压阀出口的熄火气体压力低于第二设定压力值,所述第二压力开关向所述控制装置传递熄火气体压力信号,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报警装置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和利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和利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26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