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除湿方法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2217.4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6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郭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2/02 | 分类号: | G05D2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电子设备 中的 除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除湿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时下的电子设备,在功能越来越强大的同时,其内部构造也越来越精密。众所周知,电子设备中的零件最怕就是短路。一旦电子设备发生短路,轻则短时间内无法正常使用,重则造成元件的永久性损坏。
但是,日常生活中,总有些场合会造成电子设备的短路。例如,在南方的梅雨季节,在很长时间内,空气的湿度都很大,电子设备内部的湿度也很大。当电子设备内部的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电子设备就会发生短路的故障。在比如,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当用户携带电子设备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温度的冷热变化,也会造成电子设备内部大量水汽凝结,导致短路。
因此,实际应用中,迫切需要一种技术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除湿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对电子设备内部进行除湿,防止电子设备由于内部湿度过大导致的短路现象,提高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除湿方法,所述电子设备设置有一除湿装置和一电路板,所述除湿装置的供电线路与所述电路板的供电线路不相同,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内部的湿度信息;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内部的湿度信息;
判断所述湿度信息是否大于预设湿度阈值,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电子设备内部的湿度大于所述预设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除湿装置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除湿。
优选的,所述除湿装置包括空气流动控制单元和/或加热单元,所述控制所述除湿装置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除湿,包括:
控制所述空气流动控制单元对所述电子设备内部进行通风除湿;
和/或,控制所述加热单元对所述电子设备内部进行加热除湿。
优选的,还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内部的温度信息;
判断所述温度信息表示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示所述温度信息表示的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加热单元停止对所述电子设备内部进行加热。
优选的,控制所述加热单元对所述电子设备内部进行加热,包括:
根据预先设置的湿度与加热温度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湿度信息,确定所述加热单元的加热温度;
将所述加热单元的加热温度调节到所述确定的加热温度。
优选的,当所述空气流动控制单元为风扇时,所述控制所述空气流动控制单元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通风除湿,包括:
根据预先设置的湿度与风扇转速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湿度信息,确定所述风扇的转速;
将所述风扇的转速调节到所述确定的转速。
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设置有一除湿装置和一电路板,所述除湿装置的供电线路与所述电路板的供电线路不相同,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内部的湿度信息;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湿度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检测并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内部的湿度信息;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湿度信息是否大于预设湿度阈值,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除湿装置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电子设备内部的湿度大于所述预设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除湿装置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除湿。
优选的,所述除湿装置包括空气流动控制单元和/或加热单元。
优选的,所述空气流动控制单元为风扇。
优选的,所述加热单元为电热丝。
优选的,所述湿度传感器包括电阻式湿度传感器和电容式湿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除湿装置控制单元,包括:
通风除湿控制子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空气流动控制单元对所述电子设备内部进行通风除湿;
和/或,加热除湿控制子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加热单元对所述电子设备内部进行加热除湿。
优选的,还包括:
温度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内部的温度信息;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温度信息表示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加热停止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示所述温度信息表示的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加热单元停止对所述电子设备内部进行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22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