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电池板层压后吸盘式外观检测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2211.7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5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谢潇拓;梅文莱;吴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天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电池板 层压 吸盘 外观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层压后吸盘式外观检测机。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廉价可再生的新能源。目前,利用晶体硅光伏电池组件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是太阳能发电的主流方法。通常晶体硅光伏电池组件安装于野外,故要求组件必须适应非常恶劣的野外环境且至少能使用30年。所以必须控制和检查组件制造的每一个环节,以确保组件密封、防腐、抗氧化、阻燃性及强度好,转换效率高、电性能良好、寿命长等,因此必须将玻璃、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电池串片、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背板,这五层真空热压(又称:层压),层压后的组件在固化后往往存在缺陷,比如:隐裂(红外探伤)、裂纹、穿孔、微晶、线痕、晶脱、崩边和缺角等。对于比较明显的缺陷,人的肉眼可检查出来,因此在层压后需进行外观检测。在晶体硅光伏组件的制造过程中,使流水线上的太阳能电池板翻转至易观察另一面的角度以方便作业员观察反面是否有缺陷,即外观检测。
目前晶体硅光伏组件生产厂家,主要使用人工的翻转方式来观察,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人力资源的浪费,2、安全隐患,3、检测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节约人力资源、翻转安全且检测效率高的太阳能电池板层压后吸盘式外观检测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层压后吸盘式外观检测机,其具有机架、翻转装置和吸盘,所述的翻转装置具有转轴,转轴可旋转式设于机架上,转轴上固定有转臂,转臂上安装有翻板,翻板朝向太阳能电池板的一面设有至少3个吸盘;转轴其中一端为输入端,输入端接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首先,太阳能电池板从流水线上流入太阳能电池板层压后吸盘式外观检测机,检查正面合格后,打开吸盘,将太阳能电池板吸于翻板上,然后,驱动装置通过输入端驱动转轴转动,转轴通过转臂翻转翻板,翻板带动太阳能电池板翻转至易观察另一面的角度以方便作业员观察反面是否有缺陷。
作为优选,吸盘具有六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吸盘可将太阳能电池板吸于翻板上,驱动装置通过输入端驱动转轴转动,转轴通过转臂翻转翻板,翻板带动太阳能电池板翻转至易观察另一面的角度以方便作业员观察反面是否有缺陷,节约了人力资源、翻转安全且检测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板层压后吸盘式外观检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板层压后吸盘式外观检测机的俯视图。
图中:1、机架,2、转轴,21、输入端,3、转臂,4、翻板,5、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板层压后吸盘式外观检测机的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具有机架1、翻转装置和吸盘5,翻转装置具有转轴2,转轴2可旋转式设于机架1上,转轴2上固定有转臂3,转臂3上安装有翻板4,翻板4朝向太阳能电池板的一面设有6个吸盘5;转轴2其中一端为输入端21,输入端21接有用于驱动转轴2转动的驱动装置。首先,太阳能电池板从流水线上流入太阳能电池板层压后吸盘式外观检测机,检查正面合格后,打开吸盘5,将太阳能电池板吸于翻板4上,然后,驱动装置通过输入端21驱动转轴2转动,转轴2通过转臂3翻转翻板4,翻板4带动太阳能电池板翻转至易观察另一面的角度以方便作业员观察反面是否有缺陷。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天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天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22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