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油水分离的超疏水织布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2049.9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3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光;李静;董莹;石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6M11/49 | 分类号: | D06M11/49;D06M11/42;D06M11/83;D06M13/252;D06M13/265;B01D39/08;B01D17/02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方晓佳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油水 分离 疏水 织布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油水分离超疏水织布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超疏水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奇特现象,荷叶、鹅毛表面均天然具有超疏水性质,水滴可以在荷叶、鹅毛上面随意的滚动。我们把超疏水定义为水在材料表面的接触角超过150度。目前证实,材料表面实现超疏水性质一般需要两个主要因素:其一是调控材料表面的微/纳米结构,增加材料表面的粗糙度;其二是在具有一定粗糙度的表面修饰低表面能物质。超疏水表面在表面自清洁、抗结冰、防雾、流体减阻、油水分离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将超疏水效应应用于织布,可以大大扩大织布的应用领域,所以目前备受关注。
实现油水分离则是超疏水的一大应用之一。油水分离的实现对减小水分和杂质对油的品质的影响,以及解决非水溶性油渍对江河湖海污染问题等都有着重要意义。利用超疏水这种特殊湿润性,可以使油顺利通过而水完全不通过,可以实现有效地分离油水混合物。现在已经有不少研究者将超疏水应用于油水分离。中国专利CN101708384A采用湿法化学刻蚀技术,在由微米级孔径的金属网表面制备出纳米尺度的微观突起,然后在其表面修饰具有低表面能的化合物,从而制成具有超疏水性质的金属网,可有效实现油水分离。中国专利CN101518695A采用浸涂的方法,利用一定的条件和固化剂,将环氧基封端的低聚硅氧烷与双酚A共聚,把该聚硅氧烷-双酚A共聚物与固化剂混匀配成溶液,将聚硅氧烷-双酚A共聚物固化于100~400目的织物网上制得具有超疏水与超亲油功能的油水分离网膜。虽然这里技术方案都具有油水分离效果,但也存在着不足,如制备方法复杂,制备出的超疏水基材稳定性差,不能反复使用,或使用金属网做基材,成本高,且不具备普适性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油水分离的超疏水织布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制备的超疏水织布,其表面通过过渡金属纳米颗粒修饰,织布不仅具有过渡金属赋予其的特殊性质(如Fe3O4修饰的超疏水织布具有磁性,Ag修饰的超疏水织布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还具有优异的超疏水性能,与水的接触角大于150°,滚动角小于10°,耐高温,耐洗涤,具有永久超疏水性,并且可成功应用于油水分离。
一种用于油水分离的超疏水织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依次步骤为:
A将织布浸入到过渡金属纳米颗粒的水溶液中1~60分钟;过渡金属纳米颗粒选自铁纳米颗粒、氧化亚铁纳米颗粒、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钴纳米颗粒、氧化亚钴纳米颗粒、四氧化三钴纳米颗粒、镍纳米颗粒、一氧化镍纳米颗粒、铜纳米颗粒、氧化亚铜纳米颗粒、氧化铜纳米颗粒、银纳米颗粒、氧化银纳米颗粒以及金纳米颗粒中的任何一种;
B将织布取出,用水清洗干净,将洗净的织布在50~100℃下干燥;
C将已干燥的修饰有过渡金属纳米颗粒的织布浸入到1~100mmol/L的硫醇溶液中,室温下反应1~48小时;
D用乙醇清洗织布以除去未能负载上的硫醇,最后将织布干燥后得到超疏水织布。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中,织布为任何一种市售商品布料。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中,过渡金属纳米颗粒的粒径为5~100nm。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中,硫醇选自烷基硫醇或全氟烷基硫醇。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中,烷基硫醇的分子式为CnH2n+1SH,其中n代表10至20的整数。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中,全氟烷基硫醇的分子式为CnF2(n-2)+1H4SH,其中n代表8至16的整数。
制备好的织布其表面是一层致密的纳米颗粒层,其厚度随着纳米颗粒水溶液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通过扫描电镜可以观察到特殊的微/纳米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超疏水织布,可用于油水分离,将油水混合物通过该织布制成的过滤层,可以实现快速高效的油水分离。
本发明采用普通的商品织布为原料,利用过渡金属纳米颗粒与织布表面各种氧官能团的作用力,使过渡金属纳米颗粒稳定地粘附在织布表面,增加了织布表面的粗糙度,在织布表面形成特殊的微/纳米结构;过渡金属纳米颗粒与硫醇之间同样存在很强作用力,有利于成功引入各种疏水性烷基链或全氟烷基链,实现织布表面特殊润湿性质。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工艺简单,易操作。
本发明普适性强,不仅适用于市售的任何一种织布,还可以发展利用到海绵,纸制品上面,制成超疏水海绵和超疏水纸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20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