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材料金相的超声波检测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442037.6 | 申请日: | 2011-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5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圣;林胜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全亚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材料 金相 超声波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及一种金属材料金相检测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材料金相组织均匀性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金相是研究金属或合金内部结构的一门科学,合金的成分、热处理工艺、冷热加工工艺直接影响金属材料的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从而使机件的机械性能发生变化。运用金相显微镜来观察检验分析金属内部的组织结构是工业生产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对大尺寸铸锭或轧制、热处理等加工后的材料微观金相组织均匀性的考察,通常采用从材料不同部位取样分析比对观察其金相组织状况,从而了解产品质量。此法存在以下局限:(1)需对材料进行破坏,增加材料、分析成本;(2)取样位置受制程、成本、分析方法等限制,取材的局限决定了无法考虑材料整体的均匀性;(3)因取样、镶样、研磨等工序导致检测耗时过长。
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集中声能的特点。超声波无损探伤是在不破坏工件的前提下对工件特性进行检测。超声波检测之音波藉由媒介传递,其媒介造成音波的衰减现象,通常有发散、吸收、散射三大类。散射主要因为物质中非均质物,它包含许多由不同密度或物质相邻的界面所造成的,在对象内音波受到接口阻抗而改变方向,导致影响音波的传送、讯号衰减的状况。当材料内部组织形态不一、晶粒大小不均时,则该物质本身就属于非均质物。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金相组织检测存在的缺陷,结合超声波检测的优点,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超声波金属材料金相检测方法,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材料的超声波非破坏性检测,了解其内部金相组织均匀性状况,管控质量,指导制程改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不破坏被检测材料得到材料金相组织,缩短金相组织检测时间,充分发掘超声波探伤设备的用途。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为了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金属材料金相超声波检测方法检测过程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待测金属材料进行预处理;
步骤2,启动扫描设备/程序;
步骤3,设定侦测闸门;
步骤4,设定扫描范围;
步骤5,启动超声波扫描;
步骤6,进行结果分析
步骤7,关闭设备,结束检测。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金属材料金相超声波检测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通过利用超声探伤设备,使得金属材料金相检测过程不再对被检测材料进行截取,节省检测时间,节约分析成本,充分有效地检测铸锭或金属材料整体金相组织均匀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金属材料金相超声波检测方法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上述说明仅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金属材料金相超声波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超声波检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设定侦测闸门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金相组织较致密的gate1缺陷波形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金相组织较致密的gate2底波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金相组织欠佳的gate1缺陷波形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金相组织欠佳的gate2底波图;
图8为本发明常规检测金相组织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常规检测金相组织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常规检测金相组织的第三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如后。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金属材料金相超声波检测方法,包括,第一步,准备好待检测金属材料铝,将铝材表面用酒精除油,砂纸打磨,达到粗糙度0.5μm,表面光滑平整;第二步,将处理过的铝材放在如图2所示位置,开启扫描设备。
第三步,设定侦测闸门,如图2,20为铝材,I面为音波发射对象的入射点,即铝材的上表面,B面为音波反射界面,即铝材的下表面。21为超声波探头用于发送超声波和接受超声波反射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全亚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全亚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20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