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CRT锥环式变速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1690.0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6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江丛寿;陈汉雄;刘贻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戈兰玛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5/18 | 分类号: | F16H15/18;F16H59/06;F16H61/28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姚伯川 |
地址: | 52311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crt 锥环式 变速器 系统 | ||
1.一种新型CRT锥环式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由传动钢环(11)、主动锥轮(12)、换挡驱动齿轮(13)、行星轮换向机构(14)、换向拨叉(15)、固定端面齿环(16)、输入轴(17)、换向滑块齿环(18)、行星轮外齿圈(19);花键轴(20);弹性挡圈(21)、被动锥轮(22)、输出轴(23)、转动拨叉(24)和转动导轨(25)所组成;
所述输入轴(17)是行星轮换向机构(14)的太阳轮,行星轮换向机构(14)可以实现空挡、倒档和前进挡的切换;行星轮外齿圈(19)与花键轴(20)固定链接,所述主动锥轮(12)安装在花键轴(20)上随行星轮外齿环(19)一起转动;
所述主动锥轮12和被动锥轮22的轴线相互平行,但两轴线错开一定距离;被动锥轮(22)安装在输出轴(23)上;主动锥轮(12)和被动锥轮(22)与传动钢环(11)的内圆柱面相接触;主动锥轮(12)转动时带动传动钢环(11)转动,传动钢环(11)再带动被动锥轮(22)转动,实现了回转运动的传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CRT锥环式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钢环(11)外圆柱面上有环形的沟槽与转动拨叉(24)相配合,转动拨叉(24)的矩形导轨槽套在转动导轨(25)上可以沿导轨方向直线移动;当转动导轨(25)在外部驱动下作左右转动的时候,带动转动拨叉(24)以及传动钢环(11)也作左右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CRT锥环式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滑块齿环(18)的内圆柱面上加工有花键齿,套在行星轮支架(26)外圆柱面的花键齿上可以沿轴向自由移动;行星轮外齿圈(19)的外圆柱面上也有与行星轮支架(26)外圆柱面上同样花键齿形;当换向滑块齿环(18)向行星轮外齿圈(19)一侧移动时,将行星轮支架(26)与行星轮外齿圈(19)链接起来,使整个“行星轮系”被锁死成为一个整体,输入轴(17)直接将输入的回转运动一比一的传递到行星轮外齿圈(19)及花键轴(2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CRT锥环式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系统由变速箱控制器控制,变速箱控制器通过变速箱变比控制执行机构无级调节传动钢环(11)的相对位置以达到理想变速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CRT锥环式变速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变比控制执行机构可由液压、气动或由一个直流电机和传动机构组成,变速箱控制器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转动方向从而径向移动传动钢环(11),一个位置传感器和传动机构相连直接反映传动钢环(11)的准确位置;变速箱控制器将传动钢环(11)的理想位置和实际位置进行比较,实施自动控制使其误差趋于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戈兰玛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戈兰玛汽车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169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孔参数检测仪
- 下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正时轮系皮带张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