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网络的手机号码备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110441523.6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9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何中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G06F17/30;H04W8/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314006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网络 手机号码 备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网络,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网络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手机号码因其快捷方便,成为手机用户通讯的重要方式,又因其良好私密性常被用来发送重要信息。往往手机上保存的信息中有许多对主人很重要的资料,尤其是联系人号码信息。更换手机,更换手机智能卡都可能导致号码记录丢失,更有操作不慎恢复出厂状态而导致号码丢失,或者丢失手机造成号码记录丢失,所以手机用户需要一种安全方便的方式对号码进行备份。
目前广为使用的方法是:将号码以某些特定格式的文本导出生成备份文件,保存在手机内置存储器件或者拓展存储器件中,需要恢复时将备份文件导入。此方法一定范围内解决了备份问题,但本地存储器件在实际使用中很容易被误擦除,而且如果手机丢失,无法恢复。储存在外部拓展存储器件中的数据,其备份操作较为繁琐,造成数据更新不及时。并且其数据格式通常并不通用,只能配合某些特定型号的手机进行恢复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的方法,可以不依靠其他外部设备,方便快捷的对手机号码进行备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的手机号码备份方法,其特点是,手机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与网络服务器建立数据交换,并将所需备份的内容备份在网络服务器端。
如前述的基于网络的手机号码备份方法,其特点是,除备份之外,还可进行恢复操作和删除操作。
如前述的基于网络的手机号码备份方法,其特点是,所述的手机与网络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换是基于TCP/IP协议。
如前述的基于网络的手机号码备份方法,其特点是,手机与网络服务器建立数据交换与手机IMEI号、手机号码或智能卡IMSI号无关。
如前述的基于网络的手机号码备份方法,其特点是,在建立数据交换时,是通过验证用户名和密码是否匹配来完成;如用户名和密码不匹配,则后续备份操作无法进行。
如前述的基于网络的手机号码备份方法,其特点是,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手机依照用户的操作处理本地号码数据,生产操作所需的附加数据和操作指令,并连同用户数据进行封装后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传输至网络服务器。
如前述的基于网络的手机号码备份方法,其特点是,所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服务器接收前述数据并进行解析,并依照用户操作指令和附加数据,执行相应的操作,其后,将执行结果进行必要的封装并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传输至手机。
如前述的基于网络的手机号码备份方法,其特点是,所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手机接收前述由服务器反馈的数据,并依据其内容执行本地数据操作。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不借助手机外围附件,就可以对手机号码进行备份的方法,方便快捷,便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典型实施例中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典型实施例中步骤2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典型实施例中步骤3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一典型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现方法。
如图1所示,规定一种数据交换格式,手机端和服务器端都按照此协议格式交换数据。首先,通过手机端应用软件的处理,实现本地号码数据和协议交换数据的双向转换。随后,借助移动通信网络,实现交换数据在手机端和服务器端的双向传输。接下来,服务器端应用软件依照用户不同操作来实现服务器后台数据库和协议交换数据的双向转换。在本实施例当中,手机端与服务器端的数据通信基于TCP/IP标准协议,且所使用的移动通信网络为2.5G或以上。
通过上述方式,实现手机号码在服务器端的备份,从服务器端恢复到手机,对已备份数据进行删除等操作,从而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在使用本发明所述应用之前,首先用户应当向服务器申请注册一个用户名和密码,注册成功,方可使用本发明所实现的功能。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本发明主要依照下述步骤来实现。
步骤1:用户登陆。
用户通过手机端应用软件输入登陆用户名和密码,发送到服务器端校验,用户名不存在或者密码不匹配或者服务器不可用时都反馈登陆失败,登陆失败则无法执行下面的步骤。反之,用户名密码匹配且服务器可用便执行下面步骤。
步骤2:手机端应用软件分析用户的操作生成交换数据发送到网络层。
此步骤详细过程如图2所示。首先手机端应用软件分析用户的不同操作。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常用的操作为以下三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15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