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机质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1372.4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4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椙山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吉华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4B28/26 | 分类号: | C04B28/2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蒋亭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机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建筑板的无机质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为止,有以铝硅酸盐硬化材料和骨料为原料的组合物。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包含飞灰、碱活性剂和骨料的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而且,还记载了将该组合物用于建设用、土木用、结构体形成用。
但是,对于专利文献1的组合物,作为建筑板使用时,比重高、挠度小,因此不适合。为了进行比重降低和挠度改善,纤维加强材料是必要的。但是,合成纤维的价格高,对降低比重的贡献也小。另一方面,木质加强材料的价格便宜,适合降低比重。
但是,如果添加木质加强材料制造组合物,即使是硬化后,在与水接触时,也存在着色物溶出、产生污染的问题。认为这是木质加强材料与碱活性剂接触,从而从木材中将木素等成分提取,其在组合物表面溶出。因此,作为暴露于雨水等的外壁板、有可能挂水的内壁板等建筑板,使用含有铝硅酸盐硬化材料和木质加强材料的组合物困难。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394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无机质板及其制造方法,该无机质板含有铝硅酸盐硬化材料和木质加强材料,抑制成分从木质加强材料的提取、溶出,低比重并且挠度大。
本发明提供无机质板。该无机质板包含铝硅酸盐硬化材料、木质加强材料和凝聚剂,该木质加强材料被该凝聚剂被覆,进而用该铝硅酸盐硬化材料将其上被覆。由此,在为低比重的同时,即使与水接触,也能够抑制成分从木质加强材料的提取、溶出。此外,无机质板含有聚烯丙胺作为凝聚剂时,最能抑制成分从木质加强材料的提取、溶出,因此优选。此外,凝聚剂相对于木质加强材料以固体成分对比计含有1~30质量%时,该木质加强材料确实地被该凝聚剂被覆,能够抑制成分从该木质加强材料的提取、溶出,因此优选。此外,更优选相对于总固体成分含有30~98.95质量%的铝硅酸盐硬化材料,相对于总固体成分含有1~30质量%的木质加强材料,相对于总固体成分含有0.05~9质量%的凝聚剂。应予说明,所谓低比重,是小于1.5。
此外,本发明中,还提供制造无机质板的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用凝聚剂被覆木质加强材料的工序;在得到的木质加强材料中混合铝硅酸盐粉体、碱金属氢氧化物和水玻璃,制造原料混合物的工序;将得到的原料混合物成型、养护的工序。此外,该制造方法中,如果凝聚剂为聚烯丙胺,最能抑制成分从木质加强材料的提取、溶出,因此优选。此外,在用凝聚剂被覆木质加强材料的工序中,该凝聚剂相对于该木质加强材料以固体成分对比计添加1~30质量%时,该木质加强材料确实地被凝聚剂被覆,能抑制成分从该木质加强材料的提取、溶出,因此优选。此外,更优选相对于总固体成分使木质加强材料为1~30质量%,相对于总固体成分使凝聚剂为0.05~9质量%,相对于总固体成分使铝硅酸盐粉体、碱金属氢氧化物和水玻璃的合计为30~98.95质量%。此外,如果以总固体成分对比计使原料混合物的水含量为5~30质量%,则适合成型,因此优选。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含有铝硅酸盐硬化材料和木质加强材料并抑制成分从木质加强材料的提取、溶出、低比重并且挠度大的无机质板及其制造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具体地说明。
本发明的无机质板包含铝硅酸盐硬化材料、木质加强材料和凝聚剂。
铝硅酸盐硬化材料是铝硅酸盐粉体、碱金属氢氧化物和水玻璃的反应物。作为铝硅酸盐粉体,有飞灰、矿渣、准高岭土、珍珠岩、水铝英石、叶蜡石等,这些物质中,可只含有任1种,也可含有2种以上。作为碱金属氢氧化物,有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这些物质中,可只含有任1种,也可含有2种以上。作为水玻璃,有硅酸钠、硅酸钾等,但可以是硅酸钠和硅酸钾的混合物。
作为木质加强材料,有木片、竹片、旧纸、针叶树未漂白牛皮浆(NUKP)、针叶树漂白牛皮浆(NBKP)、阔叶树未漂白牛皮浆(LUKP)、阔叶树漂白牛皮浆(LBKP)等。本发明中,这些物质中,可只含有任1种,也可含有2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吉华株式会社,未经日吉华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13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