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照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1191.1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5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9/00;F21V13/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米文智 |
地址: | 050030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照明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能够避免产生眩光的LED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大功率高亮度LED技术的迅速发展,LED作为一种长寿命的新型环保光源在照明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常用的高压水银灯泡相比,LED光源具有工作电压低,耗电量小,发光响应时间短,光色纯,结构牢固,抗冲击,耐振动,性能稳定可靠,重量轻,成本低等优点。
目前,市场上的LED照明灯多为灯珠无规律地组合而成,由于LED灯珠光源太亮,容易产生眩光,使人的眼睛不舒服。眩光: 眩光是由于光线的亮度分布不适当或者亮度变化太大所产生的刺眼效应。它分直射眩光和反射眩光两种形式。直射眩光是指光源发出的光线直接射入人眼;反射眩光指在具有光泽的墙面、桌子、镜子等物面上反射的光刺入人眼。强烈的眩光会使室内光线不和谐,使人感到不舒适,严重时会觉得昏眩,甚至短暂失明。通常是在LED照明装置上安装灯罩,使用凹凸不平的光学透镜,或者磨砂钢化玻璃,避免产生眩光,但是这种方式影响灯具光的强度、亮度以及照度,从而改变投光效果,造成能源浪费。
经检索,申请号为201020240608.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防眩光LED平板灯,包括焊接在PCB电路板上的LED灯,PCB电路板固设在铝板上,PCB电路板上方设置盖板,盖板采用晶格板,同时在晶格板的晶片上开设凹坑,在凹坑上设置发光面,提高折射率,防止眩光。由于晶片上凹坑需要反射LED灯光,表面形状复杂,而且需要高度镜面效果,因此整体结构复杂,生产制作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ED照明装置,该装置能够避免眩光产生,出光均匀,并且结构简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照明装置,包括固定于后盖板上的电源,所述后盖板上分布有LED灯,所述后盖板的边缘设有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与后盖板相对的一端设有匀光板,所述LED灯至少设置3个、排成至少2行或2列,均匀排布于后盖板的内侧面上,相邻行或列上的LED灯间距在25-30mm,所述匀光板与后盖板的距离为40-45mm。
优选的,所述后盖板和外壳的内表面设有反射板,所述后盖板内表面的反射板上设有穿过LED灯的小孔。本发明在后盖板和外壳内表面设上反射板,反射板为表面光滑的镜面板,由于LED灯发散的光为四面八方,匀光板会反射部分光,这些离散光可有反射板反射回来,增加该装置的光照亮度。
优选的,所述LED灯的排布单元为三角形或矩形。
本发明是通过LED灯发光,光线一部分穿过匀光板,另一部分光线被匀光板反射到反射板上,再被反射板反射穿透匀光板,经过多次往复反射,达到匀光板接受的光辐射强度更加均匀,满足灯具均匀发光,避免产生眩光。
由于LED灯发光源是光强分布近似朗伯源的点光源,且每个方向和位置的光照强度不同,本发明中通过控制LED灯间距和匀光板与后盖板间距离,使相邻的LED灯侧位上的光照强度能互补,利用本发明的配件组合及LED灯排布方式,使各方向上的光照强度、亮度及照度均匀化,照射于地面上的光无黑斑,并且在看到该装置所发射的光线时无耀眼现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LED灯的排布方式、控制相邻LED灯之间间距及设定匀光板和后盖板之间的距离,实现所发射的光线均匀,而且在满足LED灯的光照强度、亮度及照度的要求下,可以避免眩光产生;本发明加设反射板,可以避免LED灯所发射光的浪费,提高亮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I处局部放大图;
图4是LED灯的一种排布方式;
图5是LED灯的另一种排布方式;
图6是实施例一中入射光通量分布图;
图7是实施例一中光照均匀度曲线图;
其中:1、后盖板,2、LED灯,3、外壳,4、电源,5、插头,6、匀光板,7、反射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同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11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控终端声光报警器
- 下一篇:双活塞储能弹簧制动气室及单腔活塞型制动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