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氧代-1,2-萘醌类似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1102.3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1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宋传君;柴继杰;常俊标;赵晶;樊芳芳;沈振华;李长伟;张月腾;黄刚;刘元元;董静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50/32 | 分类号: | C07C50/32;C07C46/06;C07D311/92;C07D307/92;C07C46/00;A61P35/00;A61P29/00;A61P31/04;A61P9/00;A61P35/02;A61P31/10;A61P9/10;A61P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类似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氧代-1,2-萘醌及其类似物、衍生物和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肿瘤、抗菌、消炎以及治疗和预防各种心脑血管等疾病药物方面的应用,属药物化学领域。
背景技术
癌症是全球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是人类健康的第二大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07年全球癌症死亡人数达790万,约占所有死亡人数的13%,其中我国死亡人数高达300多万,而且一直呈持续增长趋势。目前治疗癌症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射疗法(放疗),化学药物疗法(化疗),免疫治疗、介入治疗、导入治疗等方法,或这些方法的合并使用。在所有这些方法中,化疗仍然应用最广且已经用于多种不同的癌症。尽管不少具有化学治疗作用的化合物已被用于临床,但由于疗效不够突出,治疗范围窄,只能延缓癌症的恶化而并非真正的治愈。同时,由于肿瘤细胞对一些药物产生耐药性,肿瘤及其转移常常无法用化学疗法治疗。有些肿瘤对一些种类的化疗药物具有内在的抗药性。肿瘤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是在治疗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因此,现有的化疗药物在治疗不同种类肿瘤时的效果受到极大的限制。除此以外,很多不同种类治疗癌症的化疗药物都产生很严重的毒副作用,从而导致化学治疗不能继续进行下去。所以,寻找新的、临床上疗效更好、毒副反应小的化学抗癌药物对维护人类健康仍然是迫切需要的。
据1995-2007年疾病分类调查,中国感染性疾病占全部疾病总发病数的49%,其中细菌感染性占全部疾病的18%-21%。《世界妇女健康》披露,全世界约87%的成年女性不同程度的感染过妇科炎症,其中45%有反复发病史;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中国约41%的育龄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妇科炎症,已婚女性发病率更高达70%。自从1941年青霉素应用于临床后,人们相继发现了上万种抗生素,但绝大多数毒性太大,目前仅有200余种应用于临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已经挽救了无数生命,时至今日抗生素仍然是医生治疗感染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药品。然而随着抗生素的使用,引起人类疾病的许多细菌已经对它们产生了耐药性。这些几乎对所有抗生素都有抵抗能力的细菌被称为‘超级细菌’,它们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如绿脓杆菌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阻止青霉素类药物的进入;结核杆菌通过改变体内蛋白质结构阻止抗生素与其结合;更有甚者,有的革兰氏阴性菌可以主动出击,用水解酶水解掉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物。现有药物对付超级耐药病菌越来越难,临床上出现很多这样的现象:由于耐药菌引起感染,抗生素无法控制,最终导致病人死亡。由此可见,特别是在我国,对付‘超级细菌’一方面需要改变滥用抗生素的现状,另一方面,又需要不断筛选出更多新的抗菌药物。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 即“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每年死亡近300万人,占总死亡病因的51%,而幸存下来的患者75%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能力,40%重残。
为此,研究筛选具有抗肿瘤、抗菌、消炎以及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活性的新化合物具有现实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类新的3-氧代-1,2-萘醌类似物、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其在制备抗肿瘤、消炎、杀菌、治疗和预防各种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方面的应用。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合成了具有通式I所示的3-氧代-1,2-萘醌和通式II所示的4-氧代萘并噁唑类化合物,以及它们的二聚物III和IV。
其中,
R1 = H,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
R2 = H,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
R1+R2 = -(CH2)4-,-(CH2)3(CH3)CH-,-(CH2)3(CH3)2C-,-CH(CH3)(CH2)3-,-C(CH3)2(CH2)3-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11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