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与造粒同时进行的锰锌铁氧体造粒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1074.5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7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元峻;刘国平;徐辉宇;徐永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26 | 分类号: | C04B35/26;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泽群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同时 进行 铁氧体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锰锌铁氧体造粒工艺,具体为一种混合与造粒同时进行的锰锌铁氧体造粒工艺。
背景技术
软磁铁氧体材料是现代电子、通讯设备及元器件的基础功能材料。软磁铁氧体料粉制造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工艺。采用加水混合制浆再造粒(通常采用喷雾造粒)的称为湿法工艺;直接用原材料混合,不加水或加少量水然后机械造粒的方法统称为干法工艺。其中,干法混合造粒由于在能耗和成本上低于湿法混合造粒工艺,而被国内大多数软磁铁氧体料粉制造企业所采用。
目前,软磁铁氧体料粉干法混合造粒主要采用如下生产工艺:配料->锥形混合机混合->翻转式(或直排式)振磨->圆盘加水造粒(或轧片)。这种生产工艺存在的缺点是:
a、由于锥形混合机的结构,混合时间长,而且采用锥形混合机混合效果不理想,在混好的料中仍能用肉眼观察到白色ZnO小团,这主要是因为现用锥型混料器无法充分分散具有高表面积的ZnO粉末,混合的均匀度不高。
b、采用轧片机轧片造粒不用加水,通过轧辊挤压使原料紧密结合形成条状粒子,这种方法使原料粉末之间紧密接触,在后续预烧造成过度固相反应,最终在烧结时坯件易开裂;如降低预烧温度,虽然可以控制固相反应程度,但是原料中的氯离子不能充分挥发,会在烧结时产生坯件之间产生粘连,造成坯件变形。
c、要使圆盘造粒机或轧片机制造出合格的粒子,需要提高原料的松装比重,所以上述工艺需要在混合后用振磨机振磨,以提高松装比重,但是振磨机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圆盘造粒机或轧片机造粒时都不是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会产生较多粉尘。以上两点对会严重影响环境。
专利号为03115906.0的中国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锰-锌功率软磁铁氧体料粉及其制备方法,以Fe2O3、Mn3O4、ZnO为主要原料,通过混合、振磨、预烧、粗粉碎、砂磨、喷雾造粒五个工序制成锰-锌功率软磁铁氧体料粉,制成的料粉功耗较低,饱和磁感应强度Bs高,性能优越,成本低廉。这种工艺虽然不采用造粒工序,解决了上述干法混合造粒的问题,但是由于是粉末状的,没有流动性,预烧时容易粘壁,影响产品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混合与造粒同时进行的锰锌铁氧体造粒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混合与造粒同时进行的锰锌铁氧体造粒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将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锰和氧化锌按重量比为:68-75∶15-25∶5-15通过自动计量装置秤量,然后将物料送入高速混合机进行混合;可将易团聚的ZnO充分分散,实现物料混合均匀;
所述的混合时间1~6min,优选2~5min,混合机转速100rpm~2000rpm,优选500rpm~1000rpm。
2)在高速混合机的混合物料中加入去离子水开始造粒,去离子水与固体物料的重量百分比为2%-40%,优选比例为8%-20%,高速混合机转速800rpm-3000rpm,优选1500rpm-2500rpm;造粒时间10min-50min,优选15min-25min。
3)将造粒后的物料从高速混合机中排出,进入到振动干燥机,经过干燥后的物料含水率控制在5%-12%,优选6%-10%。此时粒子具有相当的强度。
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
1)将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锰和氧化锌按重量比为:68-75∶15-25∶5-15通过自动计量装置秤量,将物料送入高速混合机进行混合,将混合后的物料排出并投入至料仓作为后续补粉的原料。所述混合时间1~6min,优选2~5min,混合机转速100rpm~2000rpm,优选500rpm~1000rpm,可将易团聚的ZnO充分分散,实现物料混合均匀;
2)将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锰合氧化锌按重量比为:68-75∶15-25∶5-15通过自动计量装置秤量,将物料送入高速混合机进行混合;高速混合机混合时转速为800rpm-2500rpm,优选1000rpm-1500rpm。混合时间为1-6min,优选2-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磁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钢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10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氧化铝氧化钛复合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具有位置传感器的传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