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炉的炉后加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0671.6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4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法兴;王广连;徐裼坤;申景霞;翟正龙;王学利;孙永喜;张君平;马传庆;杜国强;刘永昌;袁淑君;范黎明;李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06 | 分类号: | F27D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炉 加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炉的炉后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冶金行业在整个工业领域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在冶金技术领域中,电炉是较为常见的冶金设备。
利用电炉炼钢时,融化后的钢水进入钢水包称为出钢,出钢后常常需要根据钢种的冶炼要求在钢水中加入合金料、造渣剂和脱氧剂等物料,此过程称为炉后加料。目前,出钢后所需加入的合金料、造渣剂和脱氧剂等物料通常使用行车等起重设备吊入钢水包内,也可利用专用上料装置装入高位料仓,然后通过振动加料装置和称量装置,经过加料管加入钢水包内。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常常遇到散装的造渣剂或脱氧剂等物料需要加入钢水包内,而散装的物料无法通过料仓加料装置等常用设备加入钢水包内,因此一般采用人工的方式在出钢过程中加入散装物料。
随着电炉炉容的不断增大,钢水中所需加入的物料的种类和数量亦随之增加,而出钢过程所持续的时间通常较短,出钢过程中炉后平台的温度较高、烟尘较大,加料时易出现钢水飞溅等现象,使得工人的劳动环境较为恶劣,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产生较大的危害。
另一方面,人工加入物料时所使用的加料容器较小,操作次数较多,导致工作效率较低。并且,人工加料的顺序存在一定的错误率,无法很好地满足工艺要求,对产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如何降低电炉炉后加料过程对工人的身体健康的危害,已成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炉的炉后加料装置,该装置降低了电炉炉后加料过程对工人的身体健康的危害。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炉的炉后加料装置,该装置包括可沿着炉后平台移动的送料车、铰接于所述送料车上端的料箱以及驱动所述料箱绕着所述送料车前端转动的料箱驱动机构,所述料箱上具有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
优选地,所述料箱为长方体,所述物料进口设置于所述料箱上端,所述物料出口设置于所述料箱前端。
优选地,所述物料出口上具有料箱门,所述料箱门的上端与所述料箱铰接。
优选地,所述料箱门通过门销和门栓与所述料箱铰接。
优选地,还包括料桶,所述料桶设置于加料处上方,且所述送料车位于行程末端时,所述物料出口与所述料桶上端相对。
优选地,还包括物料导流机构,所述物料导流机构连接于所述料桶与所述加料处之间。
优选地,所述料桶的上端尺寸大于所述料桶的下端尺寸。
优选地,所述物料导流机构为导流管。
优选地,所述料箱驱动机构为伸缩缸驱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料箱驱动机构为液压缸驱动机构或气缸驱动机构。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车通过铺设于所述炉后平台表面的轨道沿着所述炉后平台移动。
优选地,所述送料车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传动链。
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电路的炉后加料装置包括送料车、料箱以及料箱驱动机构,送料车可沿着炉后平台移动,料箱铰接于送料车上端,料箱上具有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料箱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料箱绕着送料车前端转动。该装置工作时,所需加入的物料通过物料进口进入料箱内部,送料车沿着炉后平台将料箱运输至加料处,料箱驱动机构驱动料箱绕着送料车前端转动,此时物料即可从物料出口进入加料处,完成电炉的炉后加料。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炉后加料装置进行电炉的炉后加料时,工人可通过控制送料车和料箱驱动机构的工作状态,将散装的物料通过料箱输送至加料处,从而避免人工直接加入散装物料时工人须与炉后平台的恶劣环境接触,进而降低电炉的炉后加料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另一方面,利用该炉后加料装置加料时,相比于人工加料时所需使用的容器,料箱的容量较大,可满足物料的需求量,避免人工多次加料带来的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并且,该装置的加料顺序可方便、准确地控制,以此较好地满足产品的工艺要求,对产品质量的不良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电炉的炉后加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料箱与料箱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06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弧榫齿叶根型线及中间体型线的检测装置
- 下一篇:全自动门板组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