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瓷砖窑炉用辊棒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39072.2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2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苏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三英精细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C04B35/565;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瓷砖 窑炉用辊棒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瓷砖窑炉用辊棒的制作方法,属于辊棒制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辊棒通常是用在瓷砖窑炉中,瓷砖窑炉中分为高温区、急冷区和降温区,高温区的温度在1230℃,降温区的温度在1050℃左右,急冷区的温度在900~1030℃之间。高温区的前面是急冷区,属于中低温区域,高温区的后面是降温区。高温区的温度稳定,辊棒不容易变形,急冷区和降温区的温度不稳定,辊棒很容易变形。在进砖时因辊棒的变形而导致瓷砖的变形、错位、碰角,使成品率下降、能耗上升,不能达到预期设计的产能与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瓷砖窑炉急冷区和降温区的温度不稳定,辊棒很容易变形。在进砖时因辊棒的变形而导致瓷砖的变形、错位、碰角,使成品率下降、能耗上升的问题,不能达到预期设计的产能与产量。进而提供一种瓷砖窑炉用辊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瓷砖窑炉用辊棒的制作方法,首先按重量百分比选取以下原料:氧化铝29~33%、碳化硅35~49%、氧化镁≤0.3%、氧化铁≤0.4%,氧化钙、氧化钠、氧化钾总和≤0.8%和粘土余量,把上述选取的原料混合搅拌后放进球磨机内磨成浆状,然后用压滤机压成饼状的泥料,饼状泥料放出来后再放入炼泥机炼制成辊棒的泥坏料,泥坯料再放入挤管机制成管状,然后进行自然干燥,自然干燥后利用窑炉的余热再干燥,干燥后送入窑炉烧制成成品辊棒。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制作的辊棒不聚热、不受热,不会因为窑炉的温差导致辊棒变形。保证了在进砖时辊棒不变形从而解决了瓷砖的变形、错位、碰角的问题。因为本发明制作的辊棒的使用,让窑炉走砖畅顺,达到了工厂预期设计的产能与产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制作的辊棒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是辊棒,2是空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瓷砖窑炉用辊棒的制作方法,首先按重量百分比选取以下原料:氧化铝29~33%、碳化硅35~49%、氧化镁≤0.3%、氧化铁≤0.4%,氧化钙、氧化钠、氧化钾总和≤0.8%和粘土余量,把上述选取的原料混合搅拌后放进球磨机内磨成浆状,然后用压滤机压成饼状的泥料,饼状泥料放出来后再放入炼泥机炼制成辊棒的泥坏料,泥坯料再放入挤管机制成管状,然后进行自然干燥,自然干燥后利用窑炉的余热再干燥,干燥后送入窑炉烧制成成品辊棒。
所述氧化钙∶氧化钠∶氧化钾=1∶1∶1。
所述氧化铝的用量为31%。
所述碳化硅的用量为41%。
所述氧化铁为三氧化二铁或四氧化三铁。
本发明所述辊棒的密度为2.3~2.4,显气孔率为18~22%,吸水率为8~10%,热弯曲强度:很好,抗化学反应腐蚀:非常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具体实施方式都是基于本发明整体构思下的不同实现方式,而且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三英精细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三英精细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90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火型天花板扣板
- 下一篇:一种污染物综合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