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压缩感知的多描述图像编码和解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39010.1 | 申请日: | 201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2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相海;宋传鸣;程露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26 | 分类号: | H04N7/26;H04N7/3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姜玉蓉 |
地址: | 11602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压缩 感知 描述 图像 编码 解码 方法 | ||
1.一种供基于压缩感知的多描述图像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确定下采样方式,并根据所述下采样方式,进行下采样获得子图像X1的小波系数矩阵K1,子图像X2的小波系数矩阵K2;
步骤2.对所述子图像X1的小波系数矩阵K1进行基于压缩感知的0系数舍弃,获得稀疏小波系数矩阵L1;对所述子图像X2的小波系数矩阵K2进行基于压缩感知的0系数舍弃,获得稀疏小波系数矩阵L2;
步骤3.确定主信息编码码率P1和冗余信息的编码码率P2;
根据所述主信息编码码率P1和冗余编码码率P2,计算主信息观测值M1和冗余信息观测值M2,并生成主信息随机矩阵Z1、冗余信息随机矩阵Z2,其中,主信息观测值M1=主信息编码码率P1×信号的分量数量N;冗余信息观测值M2=冗余编码码率P2×信号的分量数量N,主信息随机矩阵Z1维数为M1×N;冗余信息随机矩阵Z2维数为M2×N;
步骤4.将所述主信息随机矩阵Z1和冗余信息随机矩阵Z2作为观测矩阵,通过计算主信息随机矩阵Z1与主信息稀疏小波系数矩阵L1的乘积,获得主信息观测向量Y1,通过计算冗余信息随机矩阵Z2与主信息稀疏小波系数矩阵L2的乘积,获得冗余信息观测向量Y2;
步骤5.将所述主信息观测向量Y1的奇数位和冗余信息观测向量Y2的偶数位结合,形成描述1信息;将所述主信息观测向量的偶数位和冗余信息观测向量的奇数位结合,形成描述2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供基于压缩感知的多描述图像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下采样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对原始图像进行隔行采样,获得隔行采样子图像A、B;对所述输入图像进行隔列采样,获得隔列采样子图像C、D;
步骤12.对所述隔行采样子图像A、B进行同一小波变换,形成隔行采样图像的小波系数矩阵A1、B1;对所述隔列采样子图像C、D进行同一小波变换,形成隔行采样图像的小波系数矩阵C1、D1,
步骤13.分别统计所述小波系数矩阵A1、B1、C1、D1的中包括各子带在内的,感知理论框架中的非零元素的个数,分别获得小波系数矩阵A1、B1、C1、D1对应的非零元素的数量K1、K2、K3、K4;
步骤11.如果小波系数矩阵A1、B1、C1、D1对应的非零元素的数量K1、K2、K3、K4不完全相等,则转步骤15;
否则,分别计算小波系数矩阵A1、B1、C1、D1稀疏绝对值的和;
如果小波系数矩阵A1、B1、C1、D1稀疏绝对值的和不完全相等,则采用稀疏绝对值和最小的小波系数矩阵所对应的采样方式;否则,按下式计算图像的行(列)相关系数γk:
如果γ1>γ2,选择隔行采样方式,执行步骤16;否则,选择隔列采样方式,执行步骤16;
其中,φk1,φk2,…,φkn是奇数行或列的像素值;是偶数行或列的像素值;是奇数行或列像素的平均值,是偶数行或列像素的平均值;k=1表示奇数,k=2表示偶数;
步骤15.如果所述小波系数矩阵A1、B1、C1、D1对应的非零元素的数量K1、K2、K3、K4的最小值为K1或K2,则选取隔行采样方式,否则,采用隔列采样方式;
步骤16.在主信息和冗余信息中设置采样方式标识字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师范大学,未经辽宁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901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具头角度调整装置
- 下一篇:中间人攻击检测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