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型板以及与之匹配的组合下芯罩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38951.3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3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徐万里;张金平;熊萍;万修根;王瑞平;张强;熊贵根;谢兵;陈凯;胡江平;李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7/04 | 分类号: | B22C7/04;B22C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5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以及 与之 匹配 下芯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铸造生产线模具领域的组合型板以及与之匹配的组合下芯罩。
背景技术
铸造生产线模具,通常由型板和下芯罩两部分组成,前者形成铸件外形型腔;后者则具有下芯功能。现有技术的铸造生产线模具,一种铸件一套模具,根据生产排程来更换各种模具,这样,就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各铸件即使存在很小的结构不同,也需要制作不同的型板,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并且,由于生产不同的铸件,需要停线更换模具,费时费力,影响生产效率,同时型板上下搬动放置,边缘也容易碰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的需要,提供一种组合型板以及一种与组合型板相匹配的组合下芯罩。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组合型板,包括型板本体,所述型板本体上设有与型板本体组合为一体并可拆卸的分型板模块,所述分型板模块形成各个铸件外形的型腔。
所述分型板模块与型板本体通过安装螺栓紧固。
所述分型板模块与型板本体组合为一体后,通过定位销定位。
一种与本发明的组合型板匹配的组合下芯罩,包括下芯罩本体,所述下芯罩本体上设有与下芯罩本体组合为一体的泥芯定位块,所述泥芯定位块用于对应铸件的下芯。
所述泥芯定位块与所述分型板模块相匹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结构简单,易于拆装;
2.不必将铸件均制造出完整的模具,而只需要制成组合型板上可以更换的模块和下芯罩上的泥芯定位块,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节约了模具在线更换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组合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与图1中的的组合型板相匹配的组合下芯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图2。
一种组合型板,包括型板本体1,所述型板本体1上设有与型板本体1组合为一体并可拆卸的分型板模块,所述分型板模块形成各个铸件外形的型腔。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型板本体1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分型板模块21、22、23、24。
所述分型板模块与型板本体1通过安装螺栓3紧固。型板本体1上预留有供各个分型板模块插入的空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分型板模块21、22、23、24与型板本体1通过安装螺栓3紧固。
容易想到的是,也可以采用任何公知的连接方式,使得型板本体1与分型板模块组合为一体。本实施例中,四个分型板模块21、22、23、24都是可以拆卸的结构,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只采用一个或两个可以拆卸的分型板模块,其他若干个分型板模块仍采用传统技术中的方式,与型板本体1为一个整体。
所述分型板模块与型板本体组合为一体后,通过定位销定位。由于本实施例中采用安装螺栓3进行紧固,螺纹有时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因此需要定位销4进行定位。
一种与本发明的组合型板匹配的组合下芯罩,包括下芯罩本体5,所述下芯罩本体5上设有与下芯罩本体5组合为一体的泥芯定位块,所述泥芯定位块用于对应铸件的下芯。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下芯罩本体5上设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泥芯定位块61、62、63、64。与本发明组合型板的原理相同,下芯罩也设置为组合式的结构,进行局部拆卸更换。
所述泥芯定位块与所述分型板模块相匹配。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泥芯定位块61、62、63、64分别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分型板模块21、22、23、24相匹配。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泥芯定位块61、62、63、64用于对应铸件的下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分型板模块21、22、23、24则形成各个铸件的外形型腔。
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拆装;不必将铸件均制造出完整的模具,而只需要制成组合型板上可以更换的模块和下芯罩上的泥芯定位块,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节约了模具在线更换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89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