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窑炉池壁砖侵蚀检测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38611.0 | 申请日: | 2011-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8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浩;张铁柱;邵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8 | 分类号: | G01B21/08;G01N25/20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高军宝 |
地址: | 271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窑炉池壁砖 侵蚀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窑炉在高温运行过程中对池壁耐火砖侵蚀情况的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窑炉池壁结构如图1所示,一般分为三层:内层致密砖,中间层的背衬砖和外层保温砖。其中内层致密砖抗侵蚀性最好,导热系数最高;中间层背衬砖抗侵蚀性稍差,导热系数较高,最外层的保温砖抗侵蚀性最差,导热系数最低。由于内层致密砖与高温玻璃液直接接触(玻璃液温度高达1500oC左右),受到高温玻璃液的化学侵蚀和物理机械冲刷,还是会逐步被侵蚀和剥落,如图2所示。当内层砖被完全侵蚀后,高温玻璃液将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将中间层的背衬砖和外层保温砖侵蚀掉,进而发生窑炉玻璃液泄漏事故,危及窑炉周围设备财产和人身安全。为了延长窑炉的使用寿命,我们希望当内层致密砖被侵蚀厚度剩余1公分--2公分时进行热维护。过早或过晚的热维护对窑炉都不利。目前行业内还没有测量内层致密砖厚度的有效工具。当前通常的做法是依据窑炉运行过程中的侵蚀经验,当窑炉运行至4-5年时间进行热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能够准确检测玻璃窑炉内层池壁侵蚀剩余厚度,为窑炉热维护提供准确数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中间背衬砖和内层致密砖之间界面上安装一支K型热电偶,通过检测内层致密砖的冷面温度,按照稳定导热传热计算公式,将冷面温度参数转化为内层致密砖的厚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准确检测内层池壁砖侵蚀剩余厚度,为窑炉后期热维护提供数据支持,并且投资成本低、操作简单、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窑炉池壁结构图。
图2为内层砖侵蚀图。
图3为热电偶安装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3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3中,新窑炉启动前,在窑炉玻璃液面下10公分位置的池壁上,垂直于池壁砖厚度方向,在外层保温砖和中间背衬砖上开一个的孔。将K型热电偶插入孔中,并保证测点一定与内层池壁砖的冷面接触。热电偶周围用密封料密实填充。
在窑炉正式投产运行后的(1—2)周时间,窑炉进入稳定状态,窑炉砖材侵蚀暂可忽略不计,内层致密砖的厚度为设计厚度§,检测内层致密铬砖的热面温度为T1,冷面温度即安装热电偶温度T2,根据稳定导热传热计算公式:
其中q为单位小时、单位面积热传导的能量(kcal/m2·时);
λ为导热系数(kcal/m·时·oC);
可以计算出q值。
经过窑炉运行一段时间后,窑炉内层致密砖会被逐步侵蚀,设为 ,检测T2温度会随着侵蚀情况的加快温度会越来越高,设为T2′,按照稳定导热传热转化计算公式:
即可计算窑炉内层致密砖侵蚀后剩余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未经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86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刻控制方法
- 下一篇:节点和无线通信网络、资源分配方法、信息无错传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