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4-溴-2-(4-氯苯基)-5-(三氟甲基)-1H-吡咯-3-腈和金属化合物的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437352.X | 申请日: | 2007-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4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 发明(设计)人: | T·M·J·肯彭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森药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N59/20 | 分类号: | A01N59/20;A01N43/36;A01P1/00;A01P3/00;A01P13/00;A01P9/00;A01P7/00;A61L9/013;C02F1/5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进;刘健 |
| 地址: | 比利时比*** | 国省代码: | 比利时;B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氯苯 甲基 吡咯 金属 化合物 组合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7年1月31日,申请号为200780001144.7(PCT/EP2007/050927),发明名称为“4-溴-2-(4-氯苯基)-5-(三氟甲基)-1H-吡咯-3-腈和金属化合物的组合物”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涉及4-溴-2-(4-氯苯基)-5-(三氟甲基)-1H-吡咯-3-腈、或其盐、和铜或锌化合物的组合,其提供对抗污臭生物(fouling organism)的增强的保护效果。尤其是,本发明涉及包含4-溴-2-(4-氯苯基)-5-(三氟甲基)-1H-吡咯-3-腈,或其盐,以及一种或多于一种选自Cu2O、Cu(OH)2、CuSO4、2-巯基吡啶氧化铜、CuSCN、CuCO3、ZnO、ZnCl2、ZnSO4、代森锌(zineb)、和2-巯基吡啶氧化锌的铜或锌的化合物的组合的组合物;上述成份是相应比例的,从而提供一种协同效果来对抗污臭生物以及这些组合物用于保护材料以对抗污臭生物的用途。
目前已经发现4-溴-2-(4-氯苯基)-5-(三氟甲基)-1H-吡咯-3-腈(其后称为成份I)和选自Cu2O、Cu(OH)2、CuSO4、2-巯基吡啶氧化铜、CuSCN、CuCO3、ZnO、ZnCl2、ZnSO4、代森锌、和2-巯基吡啶氧化锌的铜或锌的化合物(其后称为成份II)的组合对于污臭生物的控制具有协同的效果。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控制”被定义为包括抑制污臭生物粘附或驻留在物体表面、移除粘附到物体表面的污臭生物、以及控制污臭生物的生长。
4-溴-2-(4-氯苯基)-5-(三氟甲基)-1H-吡咯-3-腈被公开在EP-0,312,723中用于控制软体动物(molluscs)。该化合物可用下式代表:
EP-0,746,979描述了4-溴-2-(4-氯苯基)-5-(三氟甲基)-1H-吡咯-3-腈在抗污臭剂组合物中的用途,该组合物被施用于水下表面以防止污臭生物粘附至该水下表面。WO-03/039256公开了用于保护材料对抗污臭 生物的4-溴-2-(4-氯苯基)-5-(三氟甲基)-1H-吡咯-3-腈与贝索 嗪(bethoxazin)、DCOIT、甲苯基氟陆阿尼(tolylfluanid)及二氯氟陆阿尼(dichlofluanid)的组合。
该铜与锌的化合物亦称为成份(II),是以下物质:
-成份(II-a):Cu2O或氧化铜(I);
-成份(II-b):Cu(OH)2或氢氧化铜(II);
-成份(II-c):CuSO4或硫酸铜(II);
-成份(II-d):2-巯基吡啶氧化铜是一个或两个2-巯基吡啶氧化物(pyrithione)分子与铜配体尤其是Cu+或Cu2+的络合物,从而形成(1-羟基-2(1H)吡啶硫代硫酸(thionato)-O,S)铜(CAS 154592-20-8)或双(1-羟基-2(1H)-吡啶硫代硫酸-O,S)铜(CAS 14915-37-8);
-成份(II-e):CuSCN或硫代氰酸铜;
-成份(II-f):CuCO3或碳酸铜;
-成份(II-g):ZnO或Zn(II)的氧化物;
-成份(II-h):ZnCl2或Zn(II)的氯化物;
-成份(II-i):ZnSO4或Zn(II)的硫酸盐;
-成份(II-j):代森锌或亚乙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以及
-成份(II-k):2-巯基吡啶氧化锌或(二(1-羟基-2(1H)-吡啶硫代硫酸-O,S)-T-4)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森药业有限公司,未经詹森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73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