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厚板轧制边部均匀变形的控制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437321.4 | 申请日: | 2011-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7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 发明(设计)人: | 郭伟;田士平;董占斌;张跃飞;何元春;沈开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37/22 | 分类号: | B21B37/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 地址: | 066326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厚板 轧制 均匀 变形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厚板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中厚板轧制边部均匀变形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中厚板在轧制过程中由于影响因素较多,钢板边部变形均匀性较难控制,钢板边部轧制呈楔形后容易造成切边量不足而产生轧窄。若增大钢坯投料量则会降低钢板成材率,无形中增加了中厚板生产成本。传统控制方法是通过改善加热炉烧钢质量或轧制道次分配来优化边部形状,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厚板轧制边部均匀变形的控制方法,通过调整粗轧机展宽阶段滑雪板系数(以下统称SKI系数),改变钢板咬入阶段上、下工作辊辊道速度配比,减缓钢板边部“上宽下窄”不均匀变形,实现钢板边部形状良好控制,从而控制钢板切变量,提高钢板成材率。
中厚板轧机粗轧共分为三个阶段,即成形道次、展宽道次和纵轧道次。而展宽道次作用为将钢坯宽度轧制成钢板宽度从而实现钢板宽度精确控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板边部均匀变形控制方法。主要是通过调整钢板在粗轧展宽道次SKI系数,优化轧机上、下工作辊的辊道速度配比,实现钢板咬入状态时上下表面变形均匀性,改善钢板边部楔形。
钢板边部楔形主要呈现为“上宽下窄”现象,表明钢板在展宽阶段上表面变形大于下表面,即上部金属流动速度要大于下部。为了增大下表面金属流动速度,需合理调整粗轧展宽道次SKI系数。轧制中控制技术参数如下:
粗轧机工作辊轧辊直径有效使用范围为(1020-1120)mm,配辊制度为上工作辊直径比下工作辊直径大(0-6)mm。首先将粗轧机展宽阶段各主要参数设置如下:最大轧制力8500KN,最大扭矩3200KNm,最大压下量40mm,咬钢速度(0.5-2)m/s,轧制速度(2.5-4.5)m/s。在以上设备和参数设置条件下,根据钢板展宽比大小,展宽通常需要3-6道次。展宽第1道次SKI系数设置为+8,即(V下辊-V上辊)/V下辊为8%(V上辊代表上工作辊表面线速度,V下辊代表上工作辊表面线速度),第二道次设置范围为+5~+8,即(V下辊-V上辊)/V下辊为5%-8%,其余展宽道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定:若钢板头部上翘严重,则从第2道次开始将SKI设置为0~+4;若钢板头部扣头,则后续展宽道次继续调整SKI系数为+5~+8。
适用规格为钢坯厚度≥220mm且钢板厚度≥15mm。适用钢种为船板钢(普船、32级、36级)、管线钢(L245、X56、X65、X70、X80)、普碳低合金系列钢(Q235、Q345、Q460C、SM490、S355)、容器板钢(Q245R、Q345R、Q370R、07MnCrMoVR、07MnNiMoVD)、桥梁钢系列钢(Q345q、Q370q、Q420q)等易产生边部缺陷钢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17.5mm水电钢(Q460C)
钢坯尺寸:250*2000*3750mm
钢板尺寸:25*2630*28000mm
展宽阶段共3道次。前2道次SKI系数设定及上下轧辊速度配比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未经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73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