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箱模块式锚体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37123.8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6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常文;吕华庆;徐佳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普陀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B21/26 | 分类号: | B63B21/26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6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箱 模块 式锚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置于水中的锚组件,尤其涉及网箱模块式锚体。
背景技术
一般,为了将具有较大的保持力的填筑的锚设置于海底面,采用下述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在对海底面进行挖掘,然后,使锚定位,在其上覆盖土。作为其它的方法,包括有下述方法,其中,在将锚安装于桩的底层后,将该桩从驳船降下,然后使其与海底面接触,使该桩旋转,由此,设置成将该锚压入海底面。在对海底面进行挖掘,设置锚的已有方法中,由于必须对海底面进行挖掘,接着覆盖土,故在此过程中,使水污染,其结果是,具有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另外,在通过使桩旋转,将锚压入而设置于海底面的方法中,虽然可在水深较浅的地域使用,但是,在水较深的地域,不能够使桩与海底面接触,该方法具有不能够使用的限制。中国发明专利《地下吸入锚组件》,授权公告号CN1250422C,专利号ZL03104149.3,公开了一种地下吸入锚,该锚在水深较大的地域,仍能容易设置于海底面。其包括吸入桩,在吸入桩的上层部,设有与海上的泵连通的管,该吸入桩通过借助该管,排出流入的内部的水而进入海底面;锚,在该锚外周连接有缆索,该锚可分离地与吸入桩连接,由吸入桩进入海底面,该锚进入海底面预定深度而被固定,在固定于海底后,该锚与吸入桩分离,设置于海底;液压起重器,其位于吸入桩与锚之间,安装于吸入桩的底层部,通过下述液压,将锚的上层部紧固或解除该紧固,由此可分离地将锚与吸入桩连接,该液压是借助通过吸入桩的上层部,与海上的液压装置连通的液压管而供给;在锚以预定深度进入海底面的状态,使液压起重器动作,由此该锚与吸入桩分离,设置于海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结构坚固、打桩过程状态稳定、反向阻力大、工艺简单、结构紧凑的网箱模块式锚体。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网箱模块式锚体,包括主体结构呈圆柱形的本体,其中:本体工作端具有呈锥形结构的前椎体,并且该前椎体的外沿口向外侧凸出;前椎体的外沿口附近环形排布有铰链座;铰链座经销钉铰接有能张开并阻止本体在泥沙中反向运动的活动挡杆;本体中部附近制有外凸的定位台;定位台与前椎体之间的凹陷部分恰好能容纳活动挡杆;本体末端的连接头上制有通孔。呈锥形结构的前椎体使整个网箱模块式锚体在进入泥沙时具有较小的阻力,并且排开一定空间,防止损坏活动挡杆;铰链座经销钉铰接的活动挡杆便于张开。前椎体的外沿口环形排布有铰链座,使得连接其上的活动挡杆相互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隙,因而在进入泥沙后,由于压力,泥沙会陷入活动挡杆与本体之间的间隙内。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活动挡杆的由两根平行设置的反向楔经横跨的梁体相连接形成凹槽结构;反向楔的末端紧靠的尖端定位台的外侧,并且该反向楔的末端的尖端朝外;定位台位于反向楔尖端附近制有导流槽;反向楔内侧与本体侧面之间具有间隙;凹槽靠近活动挡杆基部附近贯穿活动挡杆。活动挡杆由反向楔形成凹槽结构,使本体在进入泥沙过程中方向较为稳定。当本体在受到拉力后反向运动时,泥沙经定位台制有的导流槽推动,由于反向楔的末端的尖端朝外,因而快速打开,形成大面积的阻力区域;而当本体正向进入泥沙的过程中,导流槽起到对泥沙导流、减少阻力的作用。
由于本发明采用本体工作端具有呈锥形结构的前椎体,并且该前椎体的外沿口向外侧凸出;前椎体的外沿口附近环形排布有铰链座;铰链座经销钉铰接有能张开并阻止本体在泥沙中反向运动的活动挡杆;本体中部附近制有外凸的定位台;定位台与前椎体之间的凹陷部分恰好能容纳活动挡杆;本体末端的连接头上制有通孔等结构。呈锥形结构的前椎体使整个网箱模块式锚体在进入泥沙时具有较小的阻力,并且排开一定空间,防止损坏活动挡杆;铰链座经销钉铰接的活动挡杆便于张开。前椎体的外沿口环形排布有铰链座,使得连接其上的活动挡杆相互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隙,因而在进入泥沙后,由于压力,泥沙会陷入活动挡杆与本体之间的间隙内。本发明具有结构坚固、打桩过程状态稳定、反向阻力大、工艺简单、结构紧凑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收拢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收拢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标号说明:本体1、前椎体11、铰链座11a、销钉11b、定位台12、导流槽12a、连接头13、通孔13a、活动挡杆2、反向楔21、凹槽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普陀科学技术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普陀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71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箔材料
- 下一篇:在复合材料构件上精制蒙皮装配定位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