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框架梁抗弯承载力设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36901.1 | 申请日: | 201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0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熊学玉;高峰;熊斌;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吉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20 | 分类号: | G01N3/20;E04C3/293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周兵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型钢 混凝土结构 框架 梁抗弯 承载力 设计 方法 | ||
1.一种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框架梁抗弯承载力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采用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框架梁,设计时对于框架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按照以下公式要求计算,且需要符合下述对弯矩的要求:
(1)关于非抗震设计,
α1fcbx+f′yA′s+f′aA′af-fyAs-fpyAp-faAaf-N2+Naw=0;
(2)关于抗震设计,
α1fcbx+f′yA′s+f′aA′af-fyAs-fpyAp-faAaf-N2+Naw=0;
其中,M——弯矩设计值;
α1——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α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α1取为0.94,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β1——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取为0.8,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取为0.74,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Maw——型钢腹板承受的轴向合力对型钢受拉翼缘和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的力矩;
Naw——型钢腹板承受的轴向合力;
f′a,fa-型钢抗压,抗拉强度设计值;fy’,fy-受拉,受压纵筋的强度;
fpy——预应力钢绞线的抗拉强度;
N2-次轴力;A′af,Aaf-型钢受压、受拉翼缘面积;
A′s,As——框架梁受压,受拉纵筋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吉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未经上海同吉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690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