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达标后注浆灌注桩的修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436371.0 | 申请日: | 2011-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4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 发明(设计)人: | 尚宁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64 | 分类号: | E02D5/6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达标 后注浆 灌注 修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灌注桩桩基的修补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不达标后注浆灌注桩的修补方法。
背景技术
后注浆灌注桩,就是利用钢筋笼底部和侧面预先埋设的注浆管在混凝土灌注桩成桩后,通过设置于桩侧、桩底的后注浆装置,用高压泵将水泥浆加压注入桩侧、桩底,通过浆液的渗扩、劈裂、填充、压密和固结作用,克服传统灌注桩因桩体周围有泥皮和桩底沉渣厚等影响了灌注桩承载力的缺陷,改善桩土工作界面,增大桩侧摩阻力和桩端承载力,从而大幅度提高单桩极限承载力并减少桩基沉降,降低桩基工程造价等优点,发展前景广阔。后注浆技术包括桩底后注浆、桩侧后注浆和桩底、桩侧复式后注浆。中国专利CN100532732C于2009年8月26日公开了一种钻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施工方法,用于解决常规灌注桩桩土边界的施工缺陷,提高灌注桩的单桩承载力。但因各种地质原因或施工原因造成少量灌注桩后注浆未达到设计要求,则需要设计师核算,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如果不满足,则需要施工单位出专项加固方案并经设计审核批准,甚至重新再成孔、浇筑,由此造成影响工期和严重经济效益损失。
因此已知的解决灌注桩后注浆未达到设计要求的措施存在着上述种种不便和问题,成为广大建筑岩基工程技术人员思考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解决灌注桩后注浆未达到设计要求的、简单易行、不影响工期和经济效的不达标后注浆灌注桩的修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不达标后注浆灌注桩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灌注桩桩身外侧钻若干引孔
在灌注桩桩身外侧钻若干引孔,引孔的直径为150mm,使桩身边缘到引孔的中心的距离为300~400mm;
b、桩外侧增补后注浆管,包含以下步骤:
(1)调查分析原桩身内侧埋设的注浆管是否堵塞或损坏;
(2)如果原桩身内侧埋设的注浆管能继续注浆,则在灌注桩桩身外侧对称设置两个引孔,在引孔中间设置后注浆管,使后注浆管埋设深度比灌注桩桩底高1~1.5m;或者
(3)如果原桩身内侧埋设的注浆管已经不能注浆,则在灌注桩桩身外侧对称设置四个引孔,在引孔中间设置后注浆管,使后注浆管埋设深度与原桩身内侧埋设的注浆管相同;
其中:与后注浆管连接的注浆导管之间接头采用螺纹管箍连接;注浆喷头安装具备逆止功能的单向阀;注浆管上端用丝堵封严,注浆管端部的带孔花管采用低强度材料或胶带纸密封,确保在设计压力下顺利打开;
c、后注浆施工,包含以下步骤:
(1)提供浆液原料
浆液的原料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P·O42.5;浆液的水灰质量比根据土的饱和度、渗透性确定,对于饱和土水灰质量比为0.45~0.65,或者非饱和土水灰质量比为0.7~0.9,或者松散碎石、砂砾为0.5~0.6;
(2)浆液制备
水泥浆液采用机械搅拌均匀,通过网眼不大于3mm的滤网,置于储浆桶中,并不断搅拌,以防泌水沉淀;
(3)注浆施工准备
确认搅拌机、注浆泵、压力表等设备工作状态良好,检查注浆管路畅通,高压软管与导管连接牢固并密封良好,安装测量桩顶抬升的百分表;
(4)第一轮注浆
在灌注桩成桩2~3天后开始第一轮注浆,开注浆泵压力一般为2~3MPa,让浆液冲开注浆阀堵头或花管式注浆喷头的密封包裹,确认管路疏通、喷头打开后,即可转入正常注浆作业;
(5)第二轮注浆
第一轮注浆结束3h后进行第二轮注浆,第二轮注浆的压力可高于第一轮始注浆压力,对于风化岩、非饱和粘性土及粉土,注浆压力也不宜超过10MPa,对于饱和土层则不宜超过6MPa;注浆流量宜按15~30L/min控制,最大注浆流量不宜超过50L/min;
(6)终止注浆的控制
注浆过程中对注浆量、注浆压力与桩身上抬进行“三控”,注浆结束前按设计最大注浆压力稳压持荷8min;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可终止注浆:
1)注浆总量和注浆压力均达到设计要求;
2)注浆总量已达到设计值的75%,且注浆压力已超过设计最大值;
d、灌注桩养护和检查验收
在灌注桩修补后养护20天,检查达标通过验收。
本发明的不达标后注浆灌注桩的修补方法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2)中,水泥浆液搅拌后3h泌水率不超过3%,泌水能在24h内重新被水泥浆全部吸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63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