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宽电压蓄电池放电容量测试仪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36362.1 | 申请日: | 201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5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程永松;林明星;蔡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福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 蓄电池 放电 容量 测试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池放电容量测试仪,特别指一种蓄电池放电容量测试仪。
【背景技术】
蓄电池放电容量测试仪是专门针对蓄电池组进行核对性放电实验、容量测试、电池组日常维护、工程验收以及其它直流电源带载能力的测试而设计一种测试仪器。目前蓄电池放电容量测试仪多为智能型,其采用最新的无线通讯技术,通过PC机监控软件可对蓄电池放电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监控每节电池的放电过程。
现有的蓄电池放电容量测试仪不能实现单体检测功能,且检测的电压范围较小,一般只能测试标准电压正负20%的范围内的电压,其单路电流的测试范围I≤100A。而且,现有的蓄电池放电容量测试仪采用MOSFET放电方式,且电路实现很复杂,维护困难,因此其应用受限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宽电压蓄电池放电容量测试仪,其测试范围更大,电路实现更加简单,更加可靠。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宽电压蓄电池放电容量测试仪,包括主控单元,以及均与该主控单元连接的功率控制单元、可调负载单元、电压电流采集单元、工作电源单元以及显示与用户输入单元,且所述功率控制单元、可调负载单元、电压电流采集单元依次连接,其中:所述可调负载单元包括一复数个串联的电阻,复数个串联的电阻的两端分别为蓄电池放电输入端正极和接地端,所述接地端连接一高频电子开关,且每相邻两个电阻之间通过一开关连接至蓄电池放电输入端正极或高频电子开关。
其中,所述复数个串联的电阻的数量为4个,每个电阻的阻值范围为0.25R-0.7R,所述开关的数量为3个。
其中,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一无线通信单元,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与所述主控制单元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其宽电压蓄电池放电容量测试仪的可调负载单元采用负载电阻的串并联电路,负载阻值分段调整及分段内的连续调整电路,使其适合各个电压段的各种放电电流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宽电压蓄电池放电容量测试仪的原理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调负载单元的原理结构框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可调负载单元的原理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的宽电压蓄电池放电容量测试仪,包括主控单元,以及均与该主控单元连接的功率控制单元、可调负载单元、电压电流采集单元、工作电源单元、无线通信单元以及显示与用户输入单元,且所述功率控制单元、可调负载单元、电压电流采集单元依次连接。
所述功率控制单元:内置MOS管或IGBT作为电子开关,使用PWM方式控制可变分段负载单元的放电功率。
所述可变分段负载单元:内置负载电阻的串并联电路,以及负载阻值分段调整电路,使其适合各个电压段的放电电流要求。
所述主控单元: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整个系统的全部协调控制与工作。
所述电压电流采集单元:采集组端电压,放电电流,单体电压等。
所述显示与用户输入单元:显示放电测试各种参数、数据与状态等信息。同时响应用户的人工输入控制。
所述工作电源单元:整个系统的供电所在,保证整个系统可靠工作。
所述无线通信单元:负责主机与单体模块的无线数据通信。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显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调负载单元的原理结构框图,所述可调负载单元包括一复数个串联的电阻,包括电阻1至电阻4(图中显示为4个,每个电阻的阻值范围为0.25R-0.7R,在其它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每个电阻的阻值范围及其数量,通常每个电阻的阻值较大时,数量可以安排较少),复数个串联的电阻的两端分别为蓄电池放电输入端正极和接地端,所述接地端连接一高频电子开关,且每相邻两个电阻之间通过一开关连接至接地端,共有3个开关,分别为开关1至开关3(该实施例所述开关的数量为3个,其数量由电阻的数量来决定,其比电阻数量少一个,下同)。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福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福州福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63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