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镜驱动装置、控制方法以及透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36002.1 | 申请日: | 201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0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友定俊彦;石川大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7/105 | 分类号: | G02B7/105;G02B7/10;G02B7/28;G03B1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魏启学律师事务所 11398 | 代理人: | 魏启学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驱动 装置 控制 方法 以及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具有用于在远摄侧进行近距拍摄(微距拍摄)的所谓远摄微距(tele-macro)拍摄模式的透镜驱动装置以及透镜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知具有能够选择微距拍摄模式的所谓远摄微距拍摄功能的数字摄像机和数字照相机等摄像设备。该摄像设备在微距拍摄模式下在远摄侧可以对在正常拍摄模式下不能获得清楚的焦点的近的范围中的被摄体进行聚焦。
在日本特开2003-241069中,这种摄像设备的用户通过视觉测量到被摄体的距离,并且利用按钮等选择拍摄模式。此外,如果在正常拍摄模式下不能聚焦,则向用户给出需要改变拍摄模式的警告。
然而,根据日本特开2003-241069中讨论的方法,包括远摄微距拍摄功能的摄像设备的用户需要判断选择正常拍摄模式还是远摄微距拍摄模式。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不方便的。此外,即使被摄体距离摄像设备非常近,在某些情况下,用户也忘记选择远摄微距拍摄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具有远摄微距拍摄模式并且能够自动将拍摄模式改变到远摄微距拍摄模式的摄像设备,换句话说,涉及能够进行在远摄侧的近距摄像的自动判断的摄像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控制单元,用于基于针对各被摄体距离存储的、用于进行变焦操作的第一透镜的位置和用于进行焦点调节的第二透镜的位置的信息,控制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移动,其中,当所述第一透镜处于预定位置的远摄侧时,所述控制单元限制将所述第二透镜移动到与比第一被摄体距离更近的第二被摄体距离相对应的位置,并且在所述第二透镜到达包括与所述第一被摄体距离相对应的位置的预定区域之后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允许将所述第二透镜移动到与所述第二被摄体距离相对应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基于针对各被摄体距离存储的、用于进行变焦操作的第一透镜的位置和用于进行焦点调节的第二透镜的位置的信息,控制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移动,其中,控制所述移动包括:当所述第一透镜处于预定位置的远摄侧时,限制将所述第二透镜移动到与比第一被摄体距离更近的第二被摄体距离相对应的位置,并且在所述第二透镜到达包括与所述第一被摄体距离相对应的位置的预定区域之后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允许将所述第二透镜移动到与所述第二被摄体距离相对应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透镜系统,包括:第一透镜,用于进行变焦操作;以及第二透镜,用于进行焦点调节,其中,当所述第一透镜处于预定位置的远摄侧时,限制将所述第二透镜移动到与比第一被摄体距离更近的第二被摄体距离相对应的位置,并且在所述第二透镜到达包括与所述第一被摄体距离相对应的位置的预定区域之后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允许将所述第二透镜移动到与所述第二被摄体距离相对应的位置。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在正常拍摄模式和远摄微距拍摄模式下摄像设备的操作区域的概念图。
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微距拍摄判断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微距拍摄判断处理的概念图。
图5A和图5B是示出微距拍摄判断的区域设置的概念图。
图6A和图6B是示出微距拍摄判断的显示的概念图。
图7是示出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微距拍摄判断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微距拍摄判断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根据第四典型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第四典型实施例的微距拍摄判断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典型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可以作为通常被描述为流程图、时序图、结构图或框图的处理,来说明实施例的一个特征。尽管流程图或时序图可以将操作或事件描述为序列处理,但是可以并行或同时进行该操作,或者可以并行或同时发生该事件。另外,可以重新排列操作或事件的顺序。当完成处理的操作时,该处理结束。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程序、过程、制造或加工方法、由设备、机器或逻辑电路进行的序列操作等。
设备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60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可再封功能的聚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组合式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