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挂式水肥精量控制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435178.5 | 申请日: | 2011-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3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 发明(设计)人: | 魏正英;卢秉恒;毕宏彦;王永信;林起崟;郑进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瑞特快速制造工程研究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悬挂 水肥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悬挂式注肥机,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程度及控制精度较高的悬挂式水肥精量控制机。
背景技术
灌溉施肥是通过施肥装置将溶解好的肥液注入到灌溉系统中,是肥料随灌溉水一起输送到田间的一种先进施肥方式,是精确施肥与精确灌溉相结合的产物,实现了灌溉与施肥同步进行。灌溉施肥的优点是施肥均匀、准确。灌溉施肥系统可以稳定而高精度地控制灌溉水量、施肥量、施肥时间等参数,从而提高水肥的利用率,有效地减轻对土壤和环境污染。
我国节水灌溉工程中使用的施肥器大多是从以色列等国家进口的产品,性能良好,但价格过高,体积较大,且不完全适合于中国的水质和土壤特点。国内也有部分厂商开始生产节水灌溉施肥装置,但是体积较大,安装时占用过多的空间,特别是在温室大棚内,由于空间的限制,甚至无法在有限的空间内安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悬挂式水肥精量控制机,利用控制柜来实现自动注肥,降低了系统成本,体积小巧,结构紧凑,能悬挂于墙面之上,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推广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固定在平面支架上的相互连通的主水管路和注肥管路,在注肥管路上自来流方向依次设置有注肥泵、肥路流量计和肥路电磁阀,在主水管路上位于主水管路与注肥管路接口的前端设置有主水电磁阀,在主水管路上位于主水管路与注肥管路接口的后端依次设置有混肥器和主水流量计,所述的注肥泵、肥路流量计、肥路电磁阀、主水流量计、主水电磁阀及设置在土壤中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柜相连。
所述的主水管路入口与主水电磁阀之间还安装有水路压力表和水路过滤器。
所述的注肥泵与肥路流量计之间安装有肥液过滤器。
所述的肥路流量计采用能够检测垂直管道内肥液流量的浮子流量计。
本发明所用到的全部电磁阀、流量计、肥液泵、土壤温度传感器和土壤湿度传感器均与控制柜相连接,以实现实时检测与控制功能,肥液电磁阀有效控制了注肥管路的开启与关闭。注肥管路上安装的肥路流量计,能够检测垂直管道内的肥液流量。土壤温度传感器和土壤湿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田间土壤的温、湿度信息,并将其传给控制柜进行综合,结合土壤墒情的水肥精量灌溉,从而实现了滴灌系统中灌溉与施肥的精确控制与同步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控制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包括固定在平面支架5上的相互连通的主水管路1和注肥管路8,平面支架的利用改变了传统注肥机的管路设计,使本明整台机器能够通过平面支架5固定于垂直墙面之上,节约了机器的安装空间,使之更加小巧实用,
在注肥管路8上自来流方向依次设置有注肥泵12、肥液过滤器10、肥路流量计9和肥路电磁阀6,在主水管路1上位于主水管路1与注肥管路8接口的前端依次设置有水路压力表2、水路过滤器3和主水电磁阀4,在主水管路1上位于主水管路1与注肥管路8接口的后端依次设置有混肥器7和主水管道流量计11,其中肥路流量计9、主水管道流量计11及设置在土壤中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柜13的输入端相连,注肥泵12、肥路电磁阀6和主水电磁阀4分别与控制柜13的输出端相连。其中肥路流量计9采用浮子流量计。
本发明的两个流量计即肥液流量计9和主水管道流量计11分别将流量信息输出到控制柜13,控制柜13对此信息做出分析判断并以此来控制注肥泵12的转速及肥路电磁阀4、主水电磁阀6的开度,肥液注入到主水管路之后,通过混肥器7使水、肥混合均匀,最后经过主水流量计后到达注肥机出口。从农田中设置的土壤温度传感器与土壤湿度传感器分别将农田中的土壤温、湿度信息传输到控制柜13从而实时控制水肥精量控制机的灌溉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瑞特快速制造工程研究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瑞特快速制造工程研究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51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埋式污水处理反应器
- 下一篇:稀土废水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