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生防恶臭假单胞菌菌株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434613.2 申请日: 2011-12-22
公开(公告)号: CN102676420A 公开(公告)日: 2012-09-19
发明(设计)人: 王凤龙;孙惠青;钱玉梅;杨金广;郭丛;陈德鑫;申莉莉;王新伟;战徊旭;王秀芳;陈丹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A01N63/00;A01N63/02;A01P1/00;C12P1/04;C12R1/4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101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烟草 普通 花叶 病毒 恶臭 假单胞菌 菌株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株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生防恶臭假单胞菌菌株,该菌株以及从该菌株中得到活性小分子物质的混合物在烟草普通花叶病毒防治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烟草病毒性病害是世界各烟区的主要病害之一,每年都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的烟草病毒病害在建国初期已有文献记载,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病毒病的危害逐年加重。1989-1991年进行的国家烟草专卖局资助科研项目“全国烟草侵染性病害调查研究”,查明引起我国烟草病毒病的病毒共有16种,其中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有4种:包括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烟草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蚀纹病毒(TEV)、马铃薯Y病毒(PVY),其次还有烟草环斑病毒(TRsv)、马铃薯X病毒(PVX)、烟草坏死病毒(TNv)、烟草线条病毒(TSV)等。据估计,由于病毒病的危害,全世界每年仅由烟草花叶病毒病一项危害就造成约1亿多美元的经济损失。 

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的不同株系在混合侵入烟株时常常存在着基因水平和非基因水平的相互作用,而不同株系在先后侵入烟株时也会存在交互保护作用。烟草普通花叶病毒在侵染烟株后在烟株体内有细胞间转移和远距离转移两种,粒体在细胞间转移时主要通过胞间连丝,而远距离转移则通过筛管等,也有报道称病毒的转移速度与植物营养主流的移动速度有关。 

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有汁液传播,如田间农事操作过程中人为的汁液摩擦传播、机械摩擦传播等,也可以通过土壤传播,田间病残的根、茎、叶在土壤中均可传毒。病毒一般通过微伤口侵染烟草,可引起一系列诸如坏死、畸形、矮化、花叶、变色等组织病变,另外还可以叶片细胞松散、胞核不正常、染色质块呈网络状等超微结构的变化。病毒侵染烟草后也会引起一些生理生化变化,如病毒烟草普通花叶病毒侵染植株后其外壳蛋白会对光合作用II的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另外随着病毒侵染时间的延长,植物叶绿素的含量也会相应降低,影响光合作用,降低抵抗力;也有报道称病毒侵染后,病株根际土壤中的磷酸酶、脲酶活性低于健株根际土,而其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健株根际土,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在品种的抗病性鉴定中起指导作用。 

被称为“植物癌症”之一的烟草普通花叶病毒严重危害着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烟草生产,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各大烟区受TMV危害最严重,后来黄瓜花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与烟草普通花叶病毒两两之间或者三者复合侵染为害着烟草的生产。TMV在烟株生长过程中从苗期到大田整个生长发育期均可发生,主要造成烟叶的叶片厚薄不匀乃至畸形、皱缩且呈现黄绿斑驳,严重时可使花器变形,果实小而皱缩,种子不能发芽,还会使烤烟的色泽,吃味,品质不同程度的下降。烟草病毒病一旦发生很少有化学方法及时控制,对于病毒病的防治,应该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时掌握病毒病发生的动态,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治措施。一般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结合的策略。 

培育抗病毒品种。这是治疗TMV最根本的有效方法。我国培育一批抗病毒品种应用于实践中,如红花大金元、辽烟15号,NC89等抗TMV效果显著;还有引进的白肋21、柯克86等,还有方荣祥等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抗TMV纯和品系均表现较强的抗性。 

加强苗床管理,培育无病壮苗。苗床的营养土要经过消毒处理,施用的肥料也不能混入病株残屑。 

实行轮作,加强田间管理。与非寄主植物(如小麦,花生、水稻等)轮作3年左右。注 意烟田卫生环境,及时清理病株残体,深耕埋土,及时追肥,打顶抹杈时手用肥皂水清洗干净,器具及时消毒,进入烟田时不能抽烟。 

药剂防治。施用抗病毒剂虽然快捷简便但是目前仍然没有对TMV防治效果特别好的药剂。因此从苗期施药防治来防止病毒的摩擦传播,以及提高抗病性,目前应用的抗病毒剂主要有宁南霉素、嘧肽霉素、毒消等,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 

半个多世纪以来,化学农药在农业生产中一直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及其高毒、高残留的特性不仅对人畜的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还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随着病虫害的抗药性逐年加强,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频率也相应加大,同时又对环境的污染和非靶标生物的杀伤力造成更严重的恶性循环。而生物农药具有低毒、繁殖快、不伤害天敌且防治对象不易产生抗药性,被称为“无公害农药”。随着对绿色生态农业和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低毒、无残留的生物农药引起了各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重视,生物农药的研发和产业化也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46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