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颈部淋巴结核的猫蛤白蛎草汤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33962.2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2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崔冬青;宫锋岩;丛波;邱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冬青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P31/06;A61K35/36;A61K35/5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400 山东省文***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颈部 淋巴 结核 猫蛤白蛎草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颈部淋巴结核的猫蛤白蛎草汤。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颈部淋巴结核俗称“鼠疮”,祖国医学称“瘰疬”,是由于结核菌侵入颈部所引起的特异性感染,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时,结核菌通过淋巴血行传播,使局部淋巴结发生病变。临床表现初起淋巴结如豆大,一个或多个出现于一侧或双侧颈部,按之坚实有波动感。严重者局部皮肤可逐渐转为紫暗色,也可流出白色稀薄脓液,其中夹有腐絮状物,疮口脓水淋漓不易愈合,随病情发展可有全身症状,如疲乏、食欲不振、消瘦、低热等。该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30岁以上少见。其发病缓慢,也常偶尔发现黄豆大,鸽蛋大或鸡蛋大,开始无痛,质地较硬,具有散在性、活动性、无粘连、有轻度压痛的肿块。西医多用治疗肺结核的药品治疗颈部淋巴结核,治疗时间长,同时对肝肾功能影响也较大,手术治疗易复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治疗颈部淋巴结核疗效高、疗程短、不复发,具有化瘀散结、祛腐生肌、温经通络、攻毒消肿、疏肝解郁、活血化痰等功效,其药效作用持久,既能平复表征,又可消除病根,达到标本兼治目的。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颈部淋巴结核的猫蛤白蛎草汤,采用猫爪草、蛤壳、白蔹、白及、白英、牡蛎、筋骨草、夏枯草、全蝎、泽泻、香附、栀子、地骨皮、连翘、穿山甲、甘草为原料药,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原料药组成以重量百分比为:猫爪草11~14%,蛤壳6~9%,白蔹4~6%,白及6~9%,白英3~5%,牡蛎11~14%,筋骨草3~5%,夏枯草6~9%,全蝎2~3%,泽泻4~6%,香附3~5%,栀子4~6%,地骨皮4~7%,连翘6~8%,穿山甲2~4%,甘草3~5%。
本发明的效果是,成本低,治疗颈部淋巴结核疗效高,疗程短,不复发,具有化瘀散结,祛腐生肌,温经通络,攻毒消肿,疏肝解郁,活血化痰等功效,其药效作用持久,既能平复表征,又可消除病根,达到标本兼治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采用猫爪草、蛤壳、白蔹、白及、白英、牡蛎、筋骨草、夏枯草、全蝎、泽泻、香附、栀子、地骨皮、连翘、穿山甲、甘草为原料药制备而成。其组分(重量%)每付为猫爪草13、蛤壳8、白蔹5、白及8、白英5、牡蛎14、筋骨草4、夏枯草8、全蝎3、泽泻5、香附5、栀子4、地骨皮6、连翘6、穿山甲3、甘草3。取上述16味原料总重量为193克,先将蛤壳、牡蛎碾碎用纱布单包,在室温下将除蛤壳、牡蛎之外的14味中草药加水至900~1000ml左右,浸泡4~6小时,用纱布单包的蛤壳、牡蛎加水150ml,用武火煮沸文火煎10分钟左右,再倒入前述余下的14味浸泡的原料药中,用武火煮沸文火煎80~90分钟,去渣得滤液150ml左右,药渣再加水200~300ml,煎熬30~40分钟,去渣得滤液70ml,共得220ml左右药汁,即制得猫蛤白蛎草汤。装入无菌玻璃瓶内,密封瓶盖备用。每日1剂分2次口服,每次空腹口服110ml。服汤药用至临床体征消失,一般须服50~60天左右,再应用15天以巩固疗效防复发。服药期间忌辛辣食物,孕妇忌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冬青,未经崔冬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39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串连制动系统
- 下一篇:自动控制疲劳测试液氮环境装置